前段时间填自评和总结,发现自己宛若智障。
大概是太久没有做文字性的回顾和反思,毫无意外地无从下手。一年的碌碌无为,一年的毫无成长在不停地拷问自己,仿佛在奔三的路上伴随各种焦虑被无限放大,随时会陷入一个无底黑洞。
于是咬咬牙,逼自己吐也要吐出一篇总结。以便现在的自我反省,以后的自我嘲笑,欢迎同龄同行小伙伴前来交流指教(吐槽)。
------------------------分割线,以上是废话,以下是肺腑之话------------------
本想结构化地总结几个产品方法论,发现自己还没那么大能耐,也没那么多干货。先抛砖引玉跟大家分享几个观点和想法、以及自以为是的产品方法论。
1、发现问题本质和核心,想清楚为什么要做
相信大家在接到任务和需求时,马上就是评估需求难度和实现方案,排到哪个版本,评估工时等,反而忽略了对于需求本质的探讨。方法论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个完美的执行者,但不是一个完美的决策者。
猜想原因:需求方一来就跟你谈方案实现方式,你很快就会进入到纠结方案怎么实现的极端,于是很成功地就被带跑了(被套路成功),至于为什么要做好像已经一早定下来了一样。此时,作为需求接受方,一定要hold住。“兄弟,别激动,慢慢来,说下背景和目的,是不是非得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在目前这么去做是不是值得,是不是真的那么急?”(在这个点上,真应该要向开发同事学习,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想想这些个问题是不是都能跟开发同学很好解释清楚)
2、从结果出发,反向思考
正常思考问题的方向都是正向的,从背景分析开始,到过程方案分析,到实现过程,再到效果分析,形成闭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的办事方式,但是如果想更进一步,要尝试从结果出发:做一件事情,我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一个怎样的结果,然后去反着推应该怎么去做;完成后的结果是否与初始的预期一致。
3、好的产品体验不是跟用户展示你的功能逻辑是有多强
这是一个过度理性主义者以及工科男经常犯的问题(比如说我),善于结构化梳理、将复杂的逻辑问题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展示清楚,这便于你去思考问题、便于你去做产品策略的设计。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展示给用户的逻辑性越强就好。相反,要在复杂的逻辑之上,做一层用户使用的包装,达到易用易懂、符合情理。
4、把用户当傻子(同理心)
需求做的越多越细,访谈做的越多,跟用户交流的越多之后,你会发现真的不要把用户想的太聪明,你设计的很多理所当然的功能,在他们看来就是不懂。终于有点开始理解到pony马能够一下把自己变成小白用户是有多厉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到用户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去设计功能。
5、尽可能地还原用户场景
花了很多精力对深度用户做了访谈后发现,每个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场景真是相差太大了,你甚至想不到你设计出来的某个功能居然还能这么用。你自己用自己产品的时间和场景和实际用户的相差这么远,你还怎么去“基于场景思考”?相差太远了。因此在需求推进的每个环节,都要想方设法去还原用户的场景,才能够更好地做好需求。
6、基于未来思考,而不是基于自己思考(前瞻性)
分工越来越细,需求越挖越深时,你会发现你可能会被困住。你再怎么基于“我能做什么去思考”,会发现一脸懵逼。这个时候要跳出来,基于“未来可能会有什么、其他领域会有什么”来结合思考、帮助思考,想下有没有什么外部因素在变化,有没有什么新的机会之类。当然这很难,这涉及到前瞻性。
7、要抓住主线,抓住核心点
不管是季度规划也好,版本规划也好,单个的需求设计也好。一定要有核心主线,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绕核心点来进行。可以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但是不能动核心的关键点。
8、做判断、做决策、做取舍(产品sense)
需求做多了之后,你会发现做产品就是在不断地做判断、做决策和做取舍。为什么说产品既是一门逻辑学,又是一门玄学?因为当你理性科学地分析完很多数据和因素后,你要根据当前环境去做出判断与取舍,做出最终的方案决策。
这时就是看出差距的时候了,你经过严密的思考可能也比不上别人一个拍脑袋的决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产品sense好坏?
未完....持续填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