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的语言系统构建发展以来,人们就开始围在篝火前听故事,故事是大脑的语言。
在大脑进化过程中,故事逐渐成为大脑进入现实的解码器,因此我们非常善于从故事中搜寻一些有意义的信息--所有人,生来如此。就算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轻而易举的分辨出哪个是好故事,因为它就镶嵌在大脑的结构里,我们对故事的反应是天生的,不需要后天习得或是刻意思考。
事实上,对大脑来说,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无法抗拒的。我们不是在借由故事逃避现实,而是借助故事来引导现实。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候熬夜追《鬼吹灯》的经历,又害怕,非要把一个故事看完,听天下霸唱瞎解释两句(其实那些超自然现象解释也不太合理),才觉得可以安心睡觉。
创作者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什么?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不是文笔不好,不是阅读量不够,不是没有天赋。
是如何开始讲一个好故事。
事实上读者对语言并不如创作者以为的那样挑剔,他们更看重深层的、有意义的东西--内在信息,它让我们能够在这个光辉、残酷又美丽的世界里活下去。
这里的重点放在“如何开始”。
乍一看,一个故事的驱动力是无形的,而事实上我们抽丝剥茧就会发现,最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外部环境发生的鸡零狗碎,而是主人公如何由内去认识、去克服并解决外部情节进行中的问题。
理解了一个人行动背后的动机,就赋予了行动意义。
也就是说,早在情节发生的数十年前,人物内心存在的问题就已经出现。因此,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心中怀有什么谬念,不知道如何构建情节来帮助他克服谬念,那么你就写不出好故事。
但丁在《神曲》开头这样写道:
就在我们人生旅程的中途,
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
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真相是,小说从“事物的中间开始”--这个“事物”即故事。从第一页开始,情节开启,故事就进入了下半部分。下半部分--就是小说的本身,包含了上半部分中的大量片段,在主人公千方百计弄清楚事情原委,并纠结于该怎么办的时候,它们以闪回、对话和记忆碎片的形式出现。
要记住,这过程中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
反观我自己之前写的战斗漫,好吧,这里姑且称之为冒险奇幻小说,开篇非常的日常,女主坐着马车去主城参加宫廷乐师的选拔赛,一片温暖祥和根本感受不到这居然是一个冒险奇幻小说~!!!
这时候我联想起非常优秀的几部剧--《白夜追凶》的开场,是从男主调查凶杀案现场的,并且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上,正粘贴着跟男主一模一样相貌的通缉令。
《琅琊榜》开头,是从一位没有来过京城的文弱书生苏哲进京开始的,而且作者还在他进京的时候安排遇到了青梅竹马日夜思念的人--霓凰郡主。
这时我想起高博说的一些特殊场景,或许我们用特殊场景+“从事物的中间开始”,就可以构建一个不错的小说开头。
一些特定的小说是有经常出现的场景的,比如恐怖小说:坟墓、停尸房、荒村客栈、幽灵古堡、山洞,多是密闭、人言稀薄的神秘空间;而如果我们要写一个爱情小说:那或许是一个游乐场、或许是一个咖啡馆、沙滩、美术馆,一切自带粉红色滤镜的地方*^.^*
《作家之旅》里有一句话,非常有力量,是我的爱:
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大祭司。
写作的本质,是为万物赋予其独一无二的灵魂。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