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了一个月且不正经的游记。
七月,正值夏季。
到达青岛的时候,是下午六点,天空很灰,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有海的城市。听说那里,碧海蓝天,红瓦绿树。但我去的那几天,一直不是晴天,空气很潮,有风有雾。
这样的天气,让我也在心里打定主意,我一定不是出来玩的。
一个人坐出租车时,总会有司机问我,姑娘,一个人出来旅游啊。我总是笑笑,回答是。
但是,在我的认知里,旅游不等于旅行。旅游可以是一家人自驾游,可以是跟团游,而一个人旅行更像是一个人的朝圣,一路安静,走走停停,然后因此,有了特殊的意义。
深夜的青旅,收留了许多孤独的灵魂
青年旅社,是一个我从高中起就好奇的地方。那时16岁,看了一本叫《我在新西兰等你》的小说,彻夜读完,哭的很惨,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青旅。
见过不只一家青旅,大的小的,每一个青年旅社,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品味,每一个老板,都在很认真很认真的经营自己的小店。把旅社做成一个温暖的地方,等待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灵魂光临。
毕业和失业,不想回家,在网上随便订一家青旅,买票,一个人带着很大很沉的行李箱,离开了我待了三年的城市。
因为不允许在太空舱内饮食,我总是一个人在青旅的大厅吃饭。
吃着外卖和二哥玩游戏时遇见的中年妇女,向老板吐槽吃的海鲜太贵。遇到没有提前订房但所有旅店都满房,而面露愁容的三个年轻男孩。
吃着泡面时,碰到的一个一米八,每次都穿着篮球服的小哥哥,原来是女生,还有整夜一个人窝在沙发上看电影的小哥哥。
吃零食时,碰到牵着柯基的陌生人和刚到青旅办理入住的陌生女孩,门外的一个小哥哥在教另一个小哥哥弹吉他。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说话,只是默默看着对方,脸上带着笑,几秒后目光再移走,再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
尤其是在晚上,深夜,甚至是凌晨。大厅里的各个角落总是坐很多人,有时三两认识的人一起吃水果,说一些我们能依稀听到的悄悄话。更多的时候,都是像我一样独自来旅行的人。
都说在青旅,无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来旅行,都能够碰到另外一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有时足够幸运,遇到三观相同的人做朋友,也算是这场旅行的收获。
而我却觉得,其实每一家青旅,都像是孤独灵魂的聚集地。我们离开原先熟悉的城市和人,暂时躲避在一个无人相识的小地方,一言不发,每天陷入很长时间的沉默,一直到深夜。重复的日子,重复的沉默,不重复的风景和心思。
每一天都重复着一个新的开始。
一座知城,浪漫而文艺
一直憧憬一个人出去走走,所以在我辞职之后,我就知道机会来了。
青岛是一座可以惊艳所有人的城市,在老城区,它的历史痕迹与德式风情,入眼即是。
非常有趣的是,这座城市的所有路名,都是按照中国全部城市命名,在中国地图上紧邻的两个城市,在青岛地图上也是挨着的。站在街头,十字路口的前后左右都是坡。
第一天上午,我步行去了圣弥厄尔天主教堂。第一眼望去的教堂,很多新人拍婚纱照,游客在拍风景照,稍微抬起头看一看,眼前开始变得空净,因为阴天大雾的原因,教堂呈现出静谧的姿态,然而此时,自己的心底却开始明朗起来。
出了教堂再走几步,远离拍照的人群,在一条长坡上,可以看到青岛书房。一座安静的书店,来往的游客默契般的静默,就算一起同行的同伴拍照,也只是传出一些窸窣的声音。
非常幸运的是,去的那天,书房里的活字印刷馆正好开门,馆里陈列了中国大多数文字,在微信公众后台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文字。
一个导游说,到青岛来必做的三件事情就是吃海鲜、洗海澡、喝啤酒。
去啤酒博物馆的时候,路过很多家卖啤酒的门店,门口就放着大啤酒桶和塑料袋,据说只有老青岛人才会拎着塑料袋装啤酒带回家喝。博物馆出来的一条街,全是海鲜大排档。
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青岛啤酒百年发展史,可以看到啤酒制造过程,在馆内可以凭票免费领一杯啤酒和啤酒豆。
青岛啤酒太好喝了,比我以前喝过的啤酒都好喝。入口感觉超级锋利,每一个味蕾开始为醇厚的粗粮爆炸,再回味的时候,酒精的味道开始在嘴里流动,是纯正的青岛啤酒。
在啤酒厂楼下的酒吧喝酒时,因为人太多而没有空位,卖甜品的陌生小姐姐把位置让给我休息,冰凉的啤酒喝起来,都感觉非常暖心了。
后来我又去了很多地方,去栈桥吹海风,去坐游艇,去看五月的风。一个人坐公交车看青岛,一个人走很多路,走到精疲力竭还在走。走到手机剩百分之一的电,叫车回青旅。那时我谁也没有想起,谁都可以不顾。
很累很累的时候,就选择结束旅行。
一本书里说,希望你毕业以后,先去想的地方,再去该去的地方。我希望你能在最好的时光里,做最心甘情愿的事情。
愿能如书所说,愿能保持最干净的心思,去下一个地方,独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