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兔上学习了前新东方讲师、Linkedin专栏作家、教育界的产品经理、深度学习(费曼学习法)研究者--郭博文的的微课,并做了笔记分享给大家。
郭博文是个深度学习爱好者,他的兴趣非常广泛,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不断学习。他深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喜欢研究教育科技、阅读心理学、社会学、商学方面的书籍。为了研究初学者的初心,还自学前端计算机语言,如:javascript 、jacarri框架,HTML,CSS等,还有微课设计,兴趣广泛......
1.时间碎片化
美国的孩子做作业,会应用google、YouTube、Facebook、Twitter;中国的孩子做作业会应用百度、优酷、知乎、豆瓣、微博或者人人网(以前很多人用),做作业都需要应用到SNS社交媒体,时间被移动端完全切割。
以白领为例,现在每个人手中都会有一部智能手机。早上7点左右要挤公交,虽然很多人可能会自己开车,但是坐公车的白领还是占绝大部分。
起床之后先躺在床上刷30分钟的知乎或者是微信的朋友圈,然后上厕所的时候就起床,起床上厕所,上厕所的时候继续在上厕所时接收信息,比如说看看网易新闻之类的。出门的时候就听歌,有些人不怕死边走边刷手机,这是非常危险的。
到了地铁站继续刷微信朋友圈,聊聊微信,看看比如说今日头条之类的,再之后到了办公室,看看视频,看看微博,翻翻知乎,看看新闻。差不多就到十一点多了,就开始想中午吃饭的问题:去哪儿吃、和谁去、吃什么?
最后就是下午和晚上,基本上都差不多。总而言之你发现他一天的时间被完全的碎片化了,有些人真正进入高效工作的时间是非常非常少的。
根据一项社会学的调查,大多数知识工作者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他们每天的有效时间大概是两到三小时之间。
《暗时间》一书有说,切换任务的时候,比如说你看了一会儿微信朋友圈,再切换回你之前的任务,你的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到高效、有创造力的工作状态。
所以,你不能每天浪费在刷朋友圈、刷微信、刷微博的时间上,因为任务切换导致浪费掉的时间成本非常高,你切换的越频繁,这个时间积累的数量越多,导致切换时间的成本越高。
2.延迟满足和抗干扰
很多年前,斯坦福大学一个叫Walter的教授,他做了一个延迟满足的试验。这个教授做完实验之后,觉得这个实验没有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论。他只得出了有些小孩延迟满足的能力强,有些小孩延迟满足的能力差一点。他不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就先把这个实验放一边了。
若干年后,这些小孩都长大了。当时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小孩往往考进了比较好的大学,或者是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延迟满足能力比较差的往往这两个方面做的不是特别好。
生活的高度碎片化,会造成焦虑感。现代社会的干扰因素非常多,很多人以为自己具备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能力。根据犹他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不到2%的人勉强具备一定的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大部分人都不具备。任务切换上的时间成本,就要考虑到时间和精力上的支出。
干扰除了来自于自己和自己的手机之外,还来自于现代办公室的设计潮流。现代办公室的开放式设计,干扰的来源会更多,甚至于你的同事也会干扰你。
虽然开放式办公室设计的本意是为了要去促进员工间更积极的互动、更频繁的互动,但是你会发现,这种负面的影响远比比它的积极影响大得多。
要有好的成就,就要提高自己的延迟满足的能力,更确切地说,你需要提高对碎片化的抗干扰能力。
3.深度学习
何为深度学习?最通俗、最简单的定义就是:集中精神、不受打扰、长时间的,通常是一个小时以上做一件事情。
现在这个年代干扰太多了,在这个年代的大背景下,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深度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非常稀缺的能力。如果具备了深度学习的能力,在市场竞争和职场竞争中,就可以占据很大的优势。
《中国好声音》有一个“化肥哥”,歌唱得特别好。他不是天生歌唱得好,而是在有一定天赋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在自己的家里练歌----不断沉浸地练习,然后找到自己的弱点去加强练习。如果在练歌的时候不断被人打断,就很难培养出他今天的唱歌水平。
深度学习 = 专注 + 刻意练习
4.费曼学习法+学以致用
费曼是非常伟大的一个物理学家,拿过诺贝尔奖,有一套自己非常简单、又有效的一套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
选择 --> 教学 --> 补漏 -->精简 (费曼学习四步法的步骤)
详细的教程要看两本书和一个教程
两本书:《别闹了,费曼先生》+ 《Learn More Study Less》
一个教程:coursera上的《Learning how to learn》,有中文字幕
学以致用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丰田有一种生产管理的方法叫做Just InTime,就是说它始终保持零库存,需要生产的时候他才去购进配件。其实,学习也得模仿这个实践方法。
在生活中、工作中有用了赶紧去学,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人们的学习动力也更好,学习的效果也更强。
费曼学习法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但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自己不断去实践、优化。学习不是为了比较,要成为一个学习者,就要抛弃和人比赛的想法。不应该把自己的成功与否、学习的效果好坏,建立在别人的身上。
标准不能以别人为标准,别人只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你是不是比昨天的你更进步了一点,明天的你是不是比今天的你更进步了一点,跟人比是永远比不完的。
学习者的自我修养 = 专注 + 抗干扰能力 + 深度学习 + 不比较的心态 +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