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我们疯狂地学习,只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而等到我们走进大学校门,四年的大学时光谈谈恋爱,翘翘课,又过得飞快,而到毕业那天的我们,忽然有种:经过16年的学习,我都能干些什么?
如果,这16年采取空白期,不学习又会怎样?
记得高中时与班里有个老师家的孩子,高考全区的状元,考取得是中国人民大学。20年后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她已经在北京定居了,在餐桌上举手投足和我们是那么的不一样。学识、谈吐、气质,那个当年的黄毛丫头哪里去了?
其实,人之初,智商思维模式相差无几,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人的年龄、阅历的日益增长,人与人之间突然之间就有了本质的变化,那么,变在哪儿呢?
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在为一个集团公司提供新业务板块的发展咨询,很多专家进行讨论的时候,大家各抒自己见:大部分都是用自己的眼光来提出看法,比如说:基础建设方面,营销策略方面,还有支撑服务等,这时,成甲却用这三个问题来表达了自己看法:
第一:集团为什么会进入新业务板块?
第二:影响这个业务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第三:环境怎样匹配?
三个经典问题:Why(为什么)、 What(是什么)、How(怎样做),击中集团董事长的痛点需要。正是这三个底层逻辑性的解决方案,把我们整个事件做了前瞻性的串联。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在跃出水面,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在云端”,我们要用知识丰富自己的想像,用俯视的角度去探究事物的底层规律,才能体现知识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