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六: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
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这篇课文放在“童年生活”这一专题里。
小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的。故事的缘起便是“骆驼队”,请看开头: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
这开头扣题很紧密,扣住了“骆驼队”来写,也扣住了“冬”这个季节,从“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人摘下毡帽后,头上冒着热气,可以体会到。
第三自然段讲到了拉骆驼的为什么来,他们从哪里来,以及他们怎么走来的。
他们为什么来呢?请看:
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
原来他是来卖煤的。爸爸要买他的煤。三段讲“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四自然段就写“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此时,“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得以近距离观察甚至亲密感受骆驼: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一段写了“我”观察骆驼时学骆驼咀嚼。骆驼是一种独特的动物,不仅外形独特,咀嚼的样子也很独特。它的“气质”也很独特。童年时的作者不仅充满好奇心,还很好学,即使是眼前的骆驼,也有可以学习的品质。于是,她写道: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这里就体现了作者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接下来,骆驼队走过来了,她的好奇心又来了,她发现打头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系着一个铃铛。她很好奇: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爸爸说了他的观点: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这是大人的推理。而“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不是的……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这简直是一个颇有创意的想法。爸爸对这个想法其实是赞赏的。否则,他不会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下面围绕着“骆驼”,简略地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春天来了,天气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骆驼也‘换衣服’啦”,第二件事是“夏天询问妈妈骆驼去哪里了。”
结尾的第一句是: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这其实前面在说,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这里又是一个转折关系的逻辑,重点在强调“童年一去不还”。后面还有一个转折关系的逻辑:童年虽然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不会再做了,但总是可以“想念”一下,记录一下的,交代了自己为什么写《城南旧事》。
想和写的过程,其实是很好的“想念”,仿佛“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表达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也仅仅扣住了文题。这里有一幅单单属于作者童年的独特画面,就是文题中的三个词所构成的画面:冬阳·童年·骆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