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同事昨天问我:我们工作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钱吗?
我很无奈,也很迷茫,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她说如果是为了钱,那我还不如去摆摊卖麻辣烫,这比我们给别人打工赚的多;如果是为了开心,我们天天被人颐指气使,开心在哪里?
二
回家我问老公:我们工作为了什么?
他很爽快的回答:钱!
我答:可是我们现在的工作赚也没赚到钱啊
他说:那你现在的水平又能去找到什么赚钱的工作呢?
三
跟我住在一起的大学同学刚来深圳,上班不到一个月,每天我回来后都会问她,今天感觉怎么样?上班的感觉如何?
她的回答总是一个字“累”
四
老妈还在深圳的时候,我每天下班回家,包往沙发上一扔,说的只有三个字“好累啊”
老妈总会说:“你做了什么,天天喊累,又不是天天种田砍柴,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到,雨晒不到还喊累,我多希望有一份像你们这样的工作!“
2012.10月我怀着对南国之都的向往背着行囊离开学校,我想象着自己会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白领,可是事实却是我就 是一个18k纯屌丝,每天早上在挤挤攮攮的人群中乘着刷卡1.9元的地铁,中午在混乱的贫民窟里吃着10多块的工作餐,月末的时候领着微薄的工资交了房租,交了水电,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买了几件地摊货的衣服,最后发现所剩无几,原来“白领”就是工作白做了,钱也白领了~
2015.5月我还是在深圳,我没变多少,只是眼神多了几份浑浊,容颜多了几份沧桑,工作换了几份,住址换了几个,生活水平还是没换,我依旧还是纯屌丝的生活........昨天,同事告诉我她在科技园里看到一对本科毕业的情侣在卖早餐,她说很羡慕,让我跟她入伙一起卖麻辣烫。我告诉她:我现在还年轻,如果我卖三年的麻辣烫我除了能有一点微薄的存款以外,我能学到什么?可是,我想了一下,如果我按照现在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持续三年,我又能得到什么呢,或许连微薄的存款也没有。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会东奔西走,很多人都会心浮气躁,很多人都不知道工作是为了什么。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大致的意思是你在外面奔波十多年,回去的时候发现驻守在家里的同龄人也都一样有房有车,我们又转身去了城市,城市里的房子,车子我们奔命二十年还是买不起,又回到了家里,却发现家里的东西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又辗转去了城市,最后却发现自己奔波二十多年,没有容身之处.......也许我理解的悲观了那么一点点。
此时此刻,我想感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城市的生活,嘈杂而又拥堵;我们却用青春,去忍受这场生命的博弈。时常会站在公司阳台的玻璃前,看着楼下车来人往地匍匐前进,一个人静默独白,有时候会一直在倾诉着,显得很不安分,甚至愤怒.....
望着望着,从瑟瑟寒冬到炎炎夏日,在那些日子里,地铁里追赶着你前进的脚步掷地有声,公交上的此起彼伏的人群又显得井井有序,办公室里工作的同事孜孜不倦,他们总会显得那么匆忙,甚至从来不回头四处张望,在平静中始终如一展现的那份青春,活力与张扬,似乎这一切与这拥堵而又嘈杂的城市无关...
左岸记:工作是为了让生活更自由。贫穷剥夺人的自由,迫使人为金钱而工作,因为钱意味着生存。金钱的最大好处是使人摆脱贫穷的逼迫,在金钱面前获得自由。也就是说,不必为金钱而工作了,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了。 可是,倘若一个人只喜欢钱,有了钱仍然只为金钱而工作,怎么样呢?他更不自由了,在金钱面前他永无解放之日了。物质上的贫民,钱越少,越受金钱的奴役。精神上的贫民,钱越多,越受金钱的奴役。
附:为什么只是“努力”还不够?
文/燕子坞主人
让一个研究生男收集一份资料,快下班了问结果,竟然毛也没有。见我要怒,他慷慨激昂地说:“我已经很努力找了,但真的查不到。”
作为主管,“我已经努力”这话我不知听过多少次,每次都要面对一张无比诚恳的脸。但我要说: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一
工作以后还把“努力”当免死金牌的人,都是混入职场的“学生党”。当年他们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因为已经头悬梁锥刺股地努力了,所以父母心疼,老师同情,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说“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嘛”。而到了职场上,你最好不要再嗑这些从学校带出来的药丸。如果你还是没有脱瘾,那建议你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可以不“努力”吗?
当然不行。
因为“努力”这两个字,本就应该是每个人站在职场起跑线时的觉悟。这是最基本的角色设定。一个整天把“我已经努力”挂在嘴边的人,就像警察喊着“我要见义勇为”、医生嚷着“我要救死扶伤”,不是很可笑的事吗?
2)你的工资是按“努力”来计算的吗?
当然不是。
绩效的构成,无非是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你做了多少和你做得多好,与你流了多少臭汗没有半点关系。“努力”了一天却没有像样的结果,那你今天对公司的贡献就是零。如果一家公司全是像你这样“努力”的人,你说前景会是如何?
“工作是否完成”是基数,“你有多么努力”是系数。残酷的事实是,当基数为零时,系数再大也没有任何实际价值。试想,如果成龙没有那些好作品,他一身的伤还有意义吗?如果爱迪生没有找到钨丝,那他之前的上千次失败,还有谁会去在意?
3)甲乙两个人,甲每天加班到半夜十二点,连老婆生孩子都是请假一小时去瞄一眼然后回来继续玩命干活,但任务还是完不成;乙每天上班喝咖啡看杂志,准时下班零延误,但交代的任务却完成得妥妥的。请问,你更欣赏哪一个?
当然是乙!
不用“努力”就把工作做好的人,才是精英。如果你“努力”了还是做不好,那你干脆辞职吧——既然你完全燃烧了小宇宙都还是不行,那你实在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你还想干下去,那越是工作没做好,就越不能声称自己“努力”了,反而要说“我还不够努力”,才能隐藏自己能力的天花板,让别人对你还抱有希望。
二
“努力”这样的褒义词,最好留给别人去评价,而不是自已来标榜。就像别人说“你好帅”,那才是真的帅;自己说“我好帅”,那是真的不要脸。
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忍不住要说呢?一是看得见的成绩拿不出来,所只好拿无形的“努力”来充数;二是知道自己的“努力”肉眼无法识别,不喊出来就被当空气——其实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我已经努力”这话,无非是掩饰自己叫苦、认怂的熊样:“我已经累到不行了,这活儿还是别找我了吧。”这样的情况出现三次,基本就耗光主管对你的信任。
有的人嘴上说“我已经努力”,但身体却很老实,坐得慵慵懒懒,戴着耳机,吃着水果……心理学家说,肢体动作占印象分的55%。所以,如果主管看不见你努力的身姿,又怎么相信你努力了呢?
如果是一个团队项目,上级问责的时候,抢先说“我已经努力”的人,注定要遭众怒——“就你一个人努力了,我们都是懒羊羊是不?!”而你看那些明星,每天收工后都要对片场里的所有人说“你辛苦了”——因为肯定别人的努力,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越是把“我已经努力”挂在嘴边的人,其实越难成功。因为成功者懂得保持优雅,而隐藏努力的狼狈。就像天鹅在水上轻松优雅地游着,但其实它们的脚在不停运动,只是藏在别人看不到的水下。
三
如何体现“努力”的价值?一是取得实质的成绩,二是要增加“努力”的可见度。尤其是碰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这时更要让主管能看到你的“努力”。L是我带过最得力的手下,同样是搜集资料这样简单的工作,这个充满灵气的姑娘,第一次就给我很大惊喜。她是这样做的:
1)列出已搜索的关键词组合,附上关联性最强的结果。
以往我和研究生男的对话往往这样:
“各种关键词都试了吗?”
“都试了。”
“这个试了吗?”
“……没有。”
“那个呢?”
“……没有。”
于是,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语气越来越严厉。
L的做法避免了这样绝望的对话。我一眼就能看出她已做了各种努力的尝试,而且一目了然地就能发现她存在的问题,做出明确的指导。其实L和研究生男存在同样的盲区,但我面对她时,语气是正向的,态度是和蔼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因为她把自己的工作过程记录下来,让我看到她努力的轨迹;而研究生男的“努力”口说无凭,叫我如何信他?
2)把搜集的资料汇编成精炼的提要。
这是在我指令之外的主动升级,所以让我格外欣赏。按要求完成工作,只是六十分的努力;超乎要求地完成工作,才能获得超乎期待的评价。就像你为老公切水果,那叫做家务;但如果你懂得把切好的水果摆成心形,那就叫创造生活的惊喜,应该得到一个吻。
研究生男偶尔也会找到一堆资料,意气风发地把几万字发我邮箱,让我看到吐血(吐血的主管,只能对你狠狠吐槽)。而L的做法好处有二:一是表明这几万字资料她全部看过,因为编出的提要就是她努力的证明;二是节约了我的时间——你花一天搜集的资料,难道还要主管再花一天看一遍?下属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为主管减负,郁郁不得志的诸位不妨自我考评。
3)积极请求他人援手。
有个教育经典故事是这样说的:父亲让孩子移走花园里的石头,孩子想了各种办法,石头纹丝不动。父亲问:你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是。父亲说:不,你还没有尽全力,因为我就在你旁边,你却没向我求助。
很多人把“努力”与“埋头苦干”简单划上等号,其实,努力求助他人,也是一种努力。有时你抓耳挠腮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坐在你隔壁的人早知道答案,你要做的就是带上谦虚的微笑和动听的话语,请这位高人指点迷津。L就请公司编译部的同事,帮忙查找了国外的资料,这样善于协作的下属,实在是每个主管所乐见的。她还及时求教了我——主管往往掌握了完成指令的究极钥匙,只要你的问题有足够的含金量,没有理由得不到指点。所以看着研究生男那憋屈的脸,我很想说:“你还没有努力,因为我就在你旁边,你却没向我求助。”
四
台北著名的欣叶餐厅,早年有一招传遍业界:老板明知座无虚席,还要叫自己儿子在候位的客人面前,反复去看有无空位。他儿子看似白跑了整个晚上,其实客人感受到了这家店待客的热忱和满满的努力。
“努力”是越说越不值钱的东西,只有做出来才能变现。努力是一种精神,但要让你的努力有价值,既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