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和一位朋友聊天的内容,让我不禁想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个故事。赵惠文王的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他的门客蔺相如出任送和氏璧到秦国的使者,他是这样说的:“为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阻拦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里去.’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奔到燕国,燕国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派他出使很适宜.”
事情总是相似地发生着。现代生活中,由于业务关系,你或许会跟许多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在交谈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对你说出一些例如这样的话:“如果我公司有像你这样的好员工就好了。”又或者是“即使跟你不做生意,能交上朋友也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要跟我说。”诸如此类的话,令你仿佛遇到了另外一位伯乐,遇到了一位相逢恨晚,惺惺相识的真知己。
但朋友,你怎么能确保这个人是真心把你当作朋友,还是只为了业务上的便利而成为你的“朋友”呢?相信谁也会喜欢听赞美的话,对于别人的赞美,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们都应该礼貌地表示感谢。但感谢之余,是否就真的应该沾沾自喜?聪明的你肯定会说不,但往往当深陷其中之时,又有谁真的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如果轻易地就相信了别人的一番“好意”,对他人提出与现在工作有矛盾的请求或者意见。退一步说,假如他真心地想和你交朋友,那么他又是否会因为帮助你而得罪你现在的公司呢?你们之间的“友情”是否能重于生意上的利益?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不单断送了一段“友谊”,还会被认为“不懂事”,因为这样做确实会让人觉得为难。说白了,就是你还没弄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同样,面对类似的吹嘘,也有那么一部分肠子直的人马上大吐苦水,口沫遮拦地一直数落公司的制度如何死板,领导如何不仁,自己如何卖力、忠心都得不到重用。仿佛全世界都亏欠自己似的。又或者在不停地吹嘘自己业绩如何了得,公司要不是因为有他,早就垮了。正当你还在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时,实际上早已落入了对方的圈套。你的人品、修养、作风、道行,早已在短短时间内暴露无遗。试问在往后的业务往来中,还有什么底牌与对方周旋?
不必和你认识不久的人推心置腹,这绝对不是一个虚伪的行为,反而是成熟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我对于这类首次见面便对我大吐苦水的人不抱有什么好的印象。因为对方连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位置还没弄清楚,又怎能理性地分析事态发展的经过,又怎能冷静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分析?我,既不是你的心理医生,也不是你的老师同学,更不是你的父母兄弟,只是首次见面的一个普通朋友。任凭我表现得如何诚实可靠,如何通晓世俗,但你又能确定我真的愿意做你情感的垃圾桶吗?如果你一心只觉得不吐不快,那么你也只能被定义为一个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体谅别人的自私鬼而矣。
因此,在接受他人的赞美和意见,或是向别人诉苦,表达不满之前,请先细心掂量一下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