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在拖延行为与负面情绪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拖延”仿佛摸透了你的脾性——你念或者不念,它就在那里,不舍不弃。
任务简单时,它告诉你没关系,晚点再做;
任务难时,它怂恿你先玩一玩,放松一下;
心情不好时,它“安慰”你要及时行乐;心情好时,它让你先制定个“完美计划”……
总之,为了让你不干正事,它卯足了劲“使坏”。
不仅如此,拖延还经常会影响你的情绪,使你感到自责、内疚,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我贬低等消极行为。最终,它在你身上就会演变成“拖延症”。
对此,心理学也有研究显示: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如果“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那么就是患了“拖延症”。
因此,想要克服严重的拖延症,我们需要学会情绪调整,才能集中注意力去解决问题。不过,在学会情绪调整前,还有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准确识别拖延症的信号。
一、准确识别拖延信号:先“玩”再做
大多数人往往是在拖延行为已经发生了,才开始追悔莫及。比如在图书馆刷了半天手机的你才反应过来,书还没看;deadline来临,你才开始懊悔之前都干嘛去了……
每个拖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希望时光倒流,自己能有多一点时间。然而,比起事后追悔,事前防范才是更为重要的。
拖延其实是逃避正事的行为。尽管男妇老少拖延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拖延背后所传递的信号是相似的,那就是——先“玩”再做。这里的“玩”,不仅仅指娱乐,而是范指做一切除了正事以外的事情,如“先休息一下再做”、“先看会手机再做”、“先计划好再做”……
因此,我们可以给自己的大脑设置一个警铃,一旦识别到先“玩”再做的信号时,你就要意识到,自己要开始拖延了。
二、学会情绪调整:自问自答法
拖延症之所以不容易克服,是因为我们在多次的拖延行为中堆积了过多的负面反馈。
我们虽然能够通过第一步识别到信号,但拖延症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依然会使我们放弃改变的机会。这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在后遭遇多次电击之后放弃了逃跑,即使后来有机会逃跑,它也已经陷入了“自我放弃”的状态。
自问自答法,可以防止我们在无意识状态下陷入负面情绪。这个方法主要是能帮助我们进行心理缓冲,让我们将“感性的冲动”转化为“理性的思考”——
Q1:我具体遇到了什么事情,才会让自己这次又想要拖延?
Q2:事实和自己想的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Q3:想让现状变好,我下一步的行动应该是什么?
三、开始下一步的行动:WOOP思维模式
WOOP思维模式,是由美国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厄廷根创造的。用愿望、结果和障碍对任务进行澄清,提前看清会自己“拖延”的点,然后用“if……then“为自己扫清下一步行动的障碍。
这个思维模式需要花费15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尽情地幻想,不用受到理性的约束。具体如下:
W:愿望。放松深呼吸,想象工作方面的愿望,可以是当天、本周、本月、本年之内要达成的,如果愿望很多,就选一个对你而言最重要的,然后写下来,把这件事放在思考的中心。
O:结果。你实现工作愿望之后,最佳结果是什么?想象一下这个结果,把它放在思考的中心,尽可能生动形象的想象这件事相关情况和经历。
O:障碍。如果遇到障碍,你自身的阻力是什么?找到那个阻挡你达成愿望的内心障碍,这个障碍里最关键的想法和行为是什么?是习惯,想法,还是外部环境?
P:计划。制定一个“如果……那么……”的计划,想一个最有效的想法或者行动,然后想一想这个障碍下次出现在何时何地,接着把这个计划重复一遍给自己听。
举个例子。
W:我的愿望是每周能写一篇文章。
O:如果能够按时完成,我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有机会帮助到别人,甚至能慢慢积累粉丝量。
O:但我最大的阻力就是经常在写作卡壳时想要看手机,希望让信息带着我“流浪”。
P:如果下次写作卡壳时,那么我可以选择看书,书里同样有很多信息,说不定还能找到继续写下去的灵感。
总之,一时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却并不一定能让你一直爽。
拖延症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为和心理两个层面。因此,攻防兼用,是减轻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用 [ 防御型 ] 的方法克服拖延思维,用 [ 攻击型 ] 的方法扫清拖延症带来的任务障碍。(防御型即提前认清障碍;攻击型即用if……then……行动力提升行动力)
当然,在此之前,准确判断拖延的“方位”以及调整好作战心态,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祝你在deadline面前,能多几分淡定。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点个赞支持一下~万分感谢!
Have a goo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