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收到留言建议我推荐一些英文书,我觉得阅读是很个体的感受,喜欢什么随机性很强,所以也不知道怎么推荐,于是整理一下自己怎么选书和阅读,以抛砖引玉。
比起英文书,自己更喜欢读中文书,毕竟是母语,但是如果在网上书店下400元的中文书单,运费大概在1200元左右,而且联运的速度有点慢,等书到的时候,想读的热情都减下来了,另外,我也不喜欢在线看书,好多想看的书也没有健达版本。所以被迫去图书馆借英文书读,一张图书卡最多可以借99本书,通常情况下,我都会把这个配额用完。
借阅英文书很方便,如果你喜欢那个主题,就搜索,比如,我最近喜欢看willpower主题的,一搜一堆,然后选几本,等待图书馆把它们收集在离我们最近的一家图书馆,如果网上显示可以去取了,就直接去取。
等拿到书后,把它们分类放置在书架上,交替地看,比如,心理学的书籍、自然科学的、绘画的(看哪个话题,完全看心情)。
每一个主题的书,我会先翻阅一下,估计大概会对哪本更感兴趣,于是先把这本挑选出来精读。如果是精读,我就真的会读三遍以上,第一遍就是念出来,每天都会抽空读一章,比如利用睡前时间;第二遍的时候,我还是会念出来,念到不太理解或者内容特别精彩的部分,我就会把它们抄下来,算是一种初级笔记,如果能激起更多的共鸣,通常还会在笔记旁边用中文批注一下,如果精彩到无法割舍,通常会打印出来,然后挂在冰箱上,经常看,时间长了,那些想法都会内化成我认知的一部分。
如果是科普类书,我就先看文字部分,这种类别的书大都是知识性的,没有特别深的思想,但也不排除有些作者很厉害,科普的书写得挺哲学,我喜欢科普类的书主要是喜欢里面的图,比较精细和逼真,我会观察这些图的结构,以方便绘画,大多数时候,好看的图都被我画出来了,也算是经常练手的。我喜欢自学知识和技能,自己琢磨出来的,似乎更能带来快乐,但是有时不被点拨,低水平重复也不行。
我发现借到的绘画书很有趣,很多挺像心理学书的,内容教读者打开心扉多于技能,其实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画画的技能部分很容易习得,但是画者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是无法学习的,所以得先有个性,才有画技,所以说小孩不用跟老师学画,自己琢磨也能成大师就是这个道理,看这类书,我先阅读总的文字,然后再去看每副画的介绍,再选一些书中的画,自己练习练习,这大概是对绘画类书籍的阅读过程。
另外,有时候读着读着,精彩的书就会被其它读者要求借阅,所以我只能看21天,再由图书馆借给下一个借阅者,有时候觉得真是可惜,没法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了,我有赶书的经历,就是周六要去还书前,狂看一下,觉得这书太好了,还了之后又赶紧续借,有时候得要等上几个星期才能再拿到书,但是再过几个星期看到这书时,如果还是很喜欢,在搁置沉淀后,反而会生出更深的认知,所以,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读英文书也会有很多收获,毕竟作者的思维模式和自己很不同,我每读一本,都希望看到他/她清晰的逻辑,这大概是最好的体验。
你还想了解什么,请多留言,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