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称陶渊明的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在宋词中是缺乏这种气象的,只有苏轼可以与之相当!这让人很费解,陶渊明那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隐逸之宗,其诗歌风格平淡致远,清新淡雅。按我们的理解宋代与陶渊明风格相似的诗人,不应该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吗?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他才是宋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用他与陶渊明进行比较仿佛更为合理。而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诗歌大开大合,气势恢宏,格调高亢。用苏轼跟陶渊明进行对比,两者乍一看就是两个极端,让人着实不解。
翻开历史顺着苏轼的脚步,观其人生错不开的就是“乌台诗案”,这一事件无疑是苏轼一生坎坷命途的转折点。也是他成为旷世文人的转折点,从此一贬再贬的的政治生涯,反而让他抽身而出,豁然开朗,真所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古代名见经传的文学大拿,能接近田园走近田园的并不少,但真正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够走进田园,躬耕南山的,应该是寥若星晨了。苏轼恰好是其中之一,仕途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上的得意。长期的贬谪生活成了他生命的重要主题。他在黄州期间,躬耕于东坡,“东坡”一名由此而来。经历了命运的跌宕起伏,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苏轼深知田园的惬意,土地的怡然,沉静的难得,淡然的可贵。他的贬谪诗文中也寄寓着深厚浓郁的田园情怀和隐逸情结。
我们再从他的诗词上看《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所表达的出来的意境气象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都有一种淡泊随意之情,闲适而潇洒!
但可惜苏轼一生总是在牵挂国家,牵挂百姓,他所做到的随缘自适,是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而已,正所谓“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并非是一种主动选择,所以他才会说“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无法释怀,无法放弃却不得不去适应!好一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019年11月3日 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