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时,有一门课期末要交小论文。我记得自己在离交论文有两周时开始查文献,随后又沉迷于文献搜索,狂下载几十数百篇论文却还是没动笔。直至最后一周,才在深夜带着耳机,伴着白噪音,敲出第一个字母。之后,觉得自己越写越顺,倚马千言,niubility。今天看到稀缺的解释,才明白自己当时的状态是怎么回事。
稀缺会迫使我们做选择,把抽象事物变成具体的问题。截止日期是时间的稀缺,把写论文这三个字变成了具体的问题:啥时候查文献、啥时候动笔。
稀缺会产生专注红利,即:把其它干扰因素暂放一边,专注处理手头稀缺的事情。在DDL快到时,我们会放大与强化它,此时回消息、刷票圈、出去玩都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同时,时间紧迫会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将之前积累的努力及时转换为产生的成果。比如把之前课堂学到的内容,之前查阅的文献在最后一周里转化为一篇论文。(还比如现在输出,赶零点打卡的我)
当现实无法逃避后,被稀缺敲响警铃的大脑会让我们去面对实际问题,专注目标,把诱惑与干扰放置一边,完成以前难以凭一己之力做到的事情。
截止日前是第一生产力,就是稀缺俘获大脑后产生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