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日记第23篇
自从去年我的邻居一个7岁男孩妈妈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后,几乎每天都会在孩子下学回家后听到妈妈声嘶力竭地吼孩子“你怎么又玩儿上了”“赶紧练琴”“因为我是你妈”,还有很多类似的话。
我想妈妈的目的一定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望子成龙,其实这些是大部分家长的通常想法,一点不过,我们用的方法是什么呢?
有讲道理,举同事家的实例,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来鞭策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写作业天天叨叨,甚至骂孩子、打孩子等等。
那么大家回想一下这些方法是否管用呢?孩子是否听话了呢?
家长会说“其实并没有”,这时我们会感觉很生气“我苦口婆心地说了那么多,TA就是不听,气死我了”,它表面看来是生气实际生气背后真正的感受是委屈。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呢?事态为什么会不受我们的控制呢?
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外力,是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听话,这当中是下面的三种做法让孩子很不爽,甚至是逆反,你越说我越反着来。
第一点: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导致了孩子的潜能受压,进而阻碍了内在动力的发展。
我举一个我对一个网络学生的例子。
去年9月一个初一的女生和我一起学英语,当时问了增加词汇量加了新概念第一册,就要求背课文,而且第二次要检查背诵或复述,这是她感觉到的第一个压力,另外,我还发现她的语文学习还有些问题,因为语文与英语有一定的链接,于是我想为了她好,我和她订立了一个学习计划,照例也是要检查的,这是她感受到的第二个压力,于是一个月后,她妈妈就提出孩子太忙了,就先不上课了,我问为什么,孩子说英语老师还管语文的事,管得太多了。
当时我还很委屈,我是为了她好呀,现在想起来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导致了孩子的潜能受压,进而阻碍了内在动力的发展”,就是适得其反了。
第二点:过度帮助也会让孩子没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没机会施展
这点上的实例还要回到我和我的男子汉潇剑在春节过后上课时的一次谈话,当时我记得是为了说服他为什么要学习,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说了很多道理,他开始和我争论,也就是我说了一车的话并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是过度帮助,使得他没有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而是在和我争对错,根本没有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看看他自己在想什么。
第三点:父母的指导方法不对,如鼓励不足、批评有余;引导不足、指导太多
这个我就不举例子了,其实比比皆是,我们更多的是批评,偶尔鼓励一下,指导到处都是,总是说“你应该…….”,就像我在第14篇原创日记中聊的“女儿的“我应该”让我反省妈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我的那篇日记,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上面的三种做法,让我们的孩子们没有内在动力,尽管我们说了很多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可那是我们家长的角度,不是孩子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内在动力呢?
内在动力,就是孩子面对学习压力,未知困难时,驱使他们不断向前的好奇、好学、坚韧、梦想等源动力相关。
那么,我们做父母的,能做些什么,提升孩子的内在动力呢?
我们至少要做到不轻易帮忙(要引导),不随便批评(要鼓励),不轻易施压/控制(要建立目标)。
那么还有比以上三不和三要更重要的是“学习”,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没有办法阻止它们的来袭,所以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那些市面上流行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内在品格,才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