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你要像看[kàn]你的手机一样去看[kān]你的孩子“,这题目是偶然间想起来的,这两天正在读《深度工作》和《当我遇见一个人》,这两本书是关于工作方法和母婴关系的书籍。我认为两者有共同点,就想写点东西来尽可能的去帮助哪些现在被我们所“爱着”的孩子们。
关于深度工作,我们需要有能够抵抗一切外在欲望的毅力,来专注并且有目的的工作。包括现在对我或者对大多数人来说,碎片化信息已经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时间,无论是否在合理的运用它。它无时无刻都出现在我们整块或者碎片化的时间中,刚起床时、等红灯时、吃饭时...我们对它的爱俨然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孩子“,以至于超越了我们自己本身。
关于母婴关系,当一个婴儿降临到一个家庭时,他/她就与我们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之后会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爱护她,照顾她。我们把她视为我们自己生命的延续,要照着我们来时的路在重新走一次,我们孩童时未看过或者错过的风景,现在让她们一一补齐,来成就我们残缺的人生。
正文
一、关于手机
1.手机(移动电话)的诞生及用途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 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2.手机带给我们的“爱”
正如上面所说,手机的初衷是为了战地通讯用途而发明创造的,现在手机是我们接收碎片化信息的主要工具。每天我们都再用手机接受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除了正常需求(工作需要用到)之外。基本上我们所有剩余的时间也在时刻的关注着它。
早起一睁眼第一件事,拿起床边的手机先看几分钟有没有头条新闻,有没有好玩的朋友圈;紧接着洗漱时坐在马桶上,拿着手机继续重复着刚才没有欣赏完的“风景”。上班在地铁的途中,由于无聊会拿起手机刷起抖音、朋友圈、淘宝之类的应用程序。甚至在开车等红灯或拥堵的时候,手也会不自主的拿起手机去看一眼有没有任何信息。这些都是“潜意识”的行为,在生活中每个碎片化的时间,都离不开我们的手机。经过调查研究,现在的人平均每天手机解锁的频率达到了110次之多。这是信息焦虑症,总觉得手机里可能要发生些什么是的,结果就无限上瘾的刷,已然变成了一种无形“鸦片”。多数人在社交媒体中刷存在感的做法,让他们草率地把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社交媒体只是产品,它们可能会很有趣,但对于我们的人生目标无足轻重。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本身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因为现在的我们恐惧无聊,害怕和自己独处。“无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创造的重要母体。没有了无聊,在无聊之中诞生的天马行空、千奇百怪的想法也全部消失,“无聊”本身也就消失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拥抱无聊”呢。很多人会有这种成瘾性行为,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内部触发。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内部触发。空虚、寂寞、疲乏、厌倦、孤独、焦虑、困惑等情绪常常让我们感到不适,这个时候就碰触了我们的内部触发器,使得我们上瘾去沉迷各种惰性信息,来满足我们此时的需求。曾经我也一直成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但它无非是在"kill our time ",要把这种成瘾性行为合理的利用到“Cherish our time”中。我们相对于读书、学习来说更喜欢去接收惰性信息,因为它不需要费脑,大脑的本质作用其实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不是为了渴望知识,这样会消化大脑的能量。我们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进化出来了大脑皮层,它使得我们有思想,如果长时间不用脑,就会自然的退化。
二、关于孩子
1.孩子的定义
孩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ái zi,意思是儿童;儿女。父母称自己的子女为孩子;长辈都把晚辈叫做孩子,这是一种爱称;未满18周岁的人(也就是未成年人)。
2.我们带给孩子的“爱”
即将出生的婴儿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可以感知外界环境的动态、声音以及母体的喜怒哀乐。当出生时,婴儿的一声’哇“表示她已经脱了内部环境,降临到了外部环境。此时的她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自我界限还未能形成,当小手向上挥舞时,感觉整个世界是随着她的手在动的。这时,整个世界都是她的。就比如在玩用手蒙住她的眼睛躲猫猫时,当我们出现时她就会笑,躲在手后面就不会笑是的,这是因为她能看到一个物体时就认为它是存在的,当看不到时就认为是消失不见了。
对于与婴儿相处,我们应充当“导游“的角色,引导她去认识这个不同于她幻想的世界的真实世界。此时婴儿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建立是处于爆炸性的阶段,他们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每天误认为她只是吃喝拉撒睡。
三个月的婴儿是最需要跟她沟通的阶段,每个孩子的差距是在这一个大脑的“黄金阶段‘慢慢的拉开的,大人们在这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向婴儿输出的词语过于的贫乏,这会影响之后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领悟能力等。这个阶段要做个复读机式的家长,源源不断的输出正能量的词语及观念。对于负面的情绪及词汇会给到她后期性格孤僻,抑郁、无安全感等心理疾病埋下一颗种子。其次,仍然需要关注她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就是整个世界。在实验中,当一个妈妈与孩子在进行开心的玩耍时,突然妈妈面部表情变得严肃,无表情起来。此时的孩子开始会极力的用自己的方式去哄妈妈开心,当不起作用时,婴儿的内心就会受到极度的恐惧,自责。当妈妈在去恢复原来开心的状态时,婴儿会花很长时间才可以重新获得之前的爱。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有很多错误的解读。
面对孩子夜哭时,因为她此时是需要你的,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了。如果这个时候你还要训练她们“学会坚强”“完整睡眠”,无异于是将她们推向无底的地狱。有些“专家”出来支招说夜里频繁夜奶会影响婴儿发育,要断夜奶。假如你在夜里被噩梦惊醒或者饿醒,是希望老公不理你还是给你一个拥抱或一杯热牛奶呢?若是任凭她哭,她哭累了确实会睡了,这样也会对于发育过程中的“被迫害妄想“”偏执分裂“的神经回路造成人格障碍的影响。
面对孩子对外在物体有需求的时候,现实中的我们会以各种借口去拒绝孩子的种种需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个玩具多贵啊”“糖吃多了不好,电视不能多看”“这个刀子有危险,不能碰”“等你考试考好了,我给你去买”这些话比比皆是。这种回应的结果,长时间会造成孩子下意识会认为:
“我不可以有欲望,我这样的要求是可耻的;
一切都应该听从家长的,自尊水平下降,自控能力下降;
对于一切陌生工具,都认为是危险的,谨小慎微;
想要得到某件东西,必须有个门槛,我才可以得到它。
相反,如果我们及时的回应和满足,会给孩子一种“延迟满足感”,对父母无比的信任,她始终会相信父母许诺的东西,一定会实现的。她同时也不会疯狂的索取,只需要她要的一件物品,无论贵贱。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很昂贵的衣服,却当孩子在路边要一个十块钱的玩具时,交涉半天不允许购买。没有把孩子当孩子,当成了玩具。没有了解她们真实的需求,只是完美的展现了我们的虚荣心。当然,如果孩子需求的物品超出经济承受范围,可以和她做出诚实的解释,例如“这件物品实在太贵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满足承受不了它,一旦孩子有了“延迟满足感”的能力之后,她是很好妥协的。
面对吃饭的时候,父母很容易将食物进行有营养、没营养来进行区分,有营养的就应该多吃,甚至怕孩子吃饭时弄脏了衣服,饭桌,就无论年龄大小都去喂。孩子想吃的“没营养”的食物不给吃,试问一个完整的人连自己想吃什么都让他人控制,生活是多么的可悲。
面对“无理由”的撒娇,可能当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时,时常依赖着父母,就像是回归到婴儿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退行”。由于婴儿及幼儿时,受到的一些挫折、影响,当再次触发时,她就会本能的回归到婴儿时的状态,因为在那种状态最有安全感,这是机体本能的修复。一旦自我界限完整了,成年再出现“退行”的状态时,就是心理疾病了,很难修复。过渡依赖对方,如果对方不能像父母那样及时的满足她,她就会采取极端行为。
面对各种教条主义,作为长辈的我们太容易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下一代了,“你一定得好好学习,不然怎么怎么样”“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这么做是为你好”…… 不应该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应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路应该需要自己去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长辈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决定应由孩子做主。
如何像看你的手机一样去看你的孩子
结合上述的两种爱,我们似乎把爱放错了位置,本末倒置了。
当早上起床睁开眼时,应放下你的手机,去看看床边正在熟睡的孩子;
当玩游戏、刷抖音时,应放下你的手机,去体会你身边的孩子,她也在需要你的爱。
当每天不会忘记给手机充电时,应放下你的手机,去想想今天是否忘记给孩子思想也先充充电
当对你的手机信息产生焦虑时,应放下你的手机,去感受一下你的孩子此时的心情。
当孩子跟你说话时,应该放下你的手机,去用心聆听她的感受。
当把孩子扔给手机时,应该放下你的手机,去代替它消除此刻的无聊。
当…….
结语
放下你的手机,去像看你的手机一样去看你的孩子吧,“因为手机是死的,人是活的。”
作为为人父的我,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