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许多朋友聊天,
羡慕白手起家之外,
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疑问,
那就是如何欣赏古琴?
依个人拙见,
除了个人的文化基底,
其实不管什么乐器奏乐,都要靠脑洞。
大部分人听不出感觉,
主要原因是古曲的旋律有点像流水账,
直接描绘的一个时间线的情绪或场景,
不同于现代音乐大篇幅重复和明显的段落感。
再有古曲没有规定明确的节奏,
演奏者理解不同会有些许区别,
因此初听古琴曲首先还是要了解大致内容。
聊了这么多,
来听听知乎大神是如何答疑解惑的吧,
前面这段就当抛砖引入啦~
人生自是有琴痴
1. 多听
多听方能知味,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个道理。不仅是同一位琴家的同一首曲子反复听,还要同一首曲子找不同琴家的版本听,我这么做收益颇丰。
就《流水》而言,吕培元先生的琴的泛音好清亮~ 先生的七十二滚拂磅礴大气而又不失平和方正,从曲子里可以一窥老先生的心境与胸怀。
李祥霆先生的流水则汹涌湍急,七十二滚拂到急流处忍不住屏住呼吸了有木有,这才是有胸有大江大河的人弹出的气魄有木有!
2. 多弹
练琴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有的曲子弹了一百遍,仍不得要领,那很烦很困扰的,但是,总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一阵微风,也许是一片秋叶,你就突然了悟了,知晓了,懂得了,那种豁然开朗 的快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多多练习吧骚年,你会懂的。
梅迪
听琴曲有个坎儿得过,坎儿就是如何进入文人语境。进入的方法说来简单,一半在亲弹,一半在琴之外。
亲弹可以最直观的了解作曲者意图和旋律的内在联系,如果能碰上个好老师帮你理清乐理思路,琴曲便能听出趣味了,有些乍听平淡的曲子,实则跌宕的很。
琴外功夫便是多看多听多读。看书画,了解文人的审美趣味所在,琴与书画通,书中看留白,琴中听吟挠分寸。读中哲,儒家道家佛理,理顺中国的文人思想脉络,这样才能了解琴曲的“淡”究竟是什么滋味儿。尤其佛曲道曲,普安咒有人觉得大好,有人觉得昏昏欲睡,皆在对曲子内涵领悟的不同;再者多听琴家们的演奏,古琴老八张的那些琴家弹得都十分了得。
琴本身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将其单独抽离欣赏,往往不得味。音乐而言我们自小接受的是西方乐理(儿歌,流行乐,建国后的民乐),中西体系不同(但古典乐与琴曲通),初听时感觉隔阂是自然。不过西方古典乐的节奏从规律到散拍,从有旋律到“凌乱”,这一点又和琴曲相投。古人玩音乐玩的很精深,窥探琴谱,时常赞叹先人谱曲之精妙。可惜以前没有艺术家之称,如果有记录的话,必会看到中国古代曾出现过无数个莫扎特巴赫。
李逍遥
对于音乐的审美过程,特别是纯音乐的审美、欣赏,我一直相信,自己亲自演奏、实践,是让人领略其美感的最直接方法。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去演奏,但了解其技法是有必要的,初听者可以看一些琴学大家演奏时的视频。
要去看视频。光听曲,初闻者,对曲意的理解、对其中情感的感知,都较有限。以我个人的经验,在学习一段时间的古琴之后,听曲之时,所能感受到的东西更多了,先前平淡无奇的曲子,也渐渐有了趣味。是欣赏水平提高了吗?恐怕不是。学琴之前,我已听琴曲很久,但从未有此类感受。
究其原因,应当是在听曲的时候,循其声,得其力。这个力量,直接来源于动作,动作,直接引发感情。
然而你若不知如何演奏、或大致如何演奏,则无法得到这一层的感受,或说是享受。你所听到的那些滑音、吟猱、绰、注之音,那些如同空谷回响一般的乐音,说实话,对于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意味。
这就是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模拟」,这是一种想象,基于乐音、乐曲的「逆推」,而这些想象的基础,就是其技法、视觉观赏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