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日常考试中,阅题常常出现读题未理解题意扣分的现象,照说平常读书不少,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大问题的。。
出现多次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找机会补一补。
刚好群里的跑哥推荐了一整套的 《沪江大语文》
机会来了,趁假前一天把课件进行了汇总
(绘本类不是不看,只是不适合打印去掉了,只在电脑上看看)
群里几个家长接力把课件整理成一个pdf(感谢丁丁、如意、淇淇家长),如下图:
1-2年级没有现成的教材,3年级以上可到京东等网店购买出版的教材,不需要制作了
(封面)
(文言文的8节选自学而思课程)
(课件内文)
一个寒假二十来天,计划一天2节,差不多可以看完
实际看不完,春节假期会冲掉几天时间。
看不完也没关系,开学后可以周末继续看。。。
琪琪妈特地建了新群,方便大家交流,
经讨论----把读过或看过的优先学习(过渡平滑),
喜欢的老师的课程优先学习(激发兴趣)。面对无限的国学资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在孩子能理解的情况下,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借用国外的习得理论,将预习-学习-复习贯穿,
利用假期整块的时间,希望把孩子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提升一级。
于是有了下面这张表:
(表上列的不全,有些没写进去)
为什么要学习大语文,这个问题不得不把下面的话再复制一遍:
传统语文教学采用层进式的教法,从字、词、句、段、篇章、写作技法、作者生平、社会、时代、文化这十个层次逐渐向后推进,而往往由于考查方式、课时长度、备课难度等方面的限制,推动到作者生平时已力不从心,学生往往不明就里,被迫接受灌输。
思泉语文的教学采用纵览式的教法,从文化发展、再到时代特点、社会背景、作者生平、技法流派,再落实到篇章、段落,最后到句法、词法、文字起源。因为这种方式授课效果固然很理想,但对讲授者的教育背景、知识占有、课前准备、素材选取等方面要求甚高。
语文阅读说白了就是学习赏析文章。赏析么,材料角度范围就可大可小了。
大语文理念我理解也是立足于文学赏析,不过是从作者和背景入手围绕思想内涵较多,更大的作用在于培养文学兴趣。而普通语文阅读,工具性强,围绕单纯地赏析手法多,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和表达能力。一个虚一个实,实有实的需要,虚有虚的目标。
下面是主编的原话:
四年前当我甫进教育培训这个行业,林立的培训机构给孩子们开设的语文课,无一例外,全都是新八股作文;而在教育培训行业中,也鲜见名校毕业的高端人才加入。我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带领一个以北大、北师大文学院毕业生为主的精英团队,建立一套全新的语文体系,这套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
1. 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其视野、铸就其沉静而自信的人格为目的。
2. 将语文学习由一个无限集变为一个相对的有限集,为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3. 以时代、国别为线索,以历史、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为载体,如中国的二十四史般,以纪传体的方式讲授语文课。
4. 以文化强国、培养“大家”为使命。
5. 将语文分为三个阶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将语文学科的魅力多角度呈现,让语文成为真正的“大语文”。
6. 适合中小学生,强调趣味性,提倡广泛阅读,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求知欲。
为了将以上想法变成现实,我曾尝试将同样难度、进度、广度的课程分别讲授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年级的学生,以测试各种课目内容上触与下探的最佳年龄;为了不断实践已积累下的成果,我曾在完成其他各项繁重工作的同时一年授课超过2000小时;为了搭建和磨合团队,我平均每年陪伴父母的时间不超过10小时;因为饮食不规律,我的体型由齐天大圣变成了天蓬元帅;同时,放弃了庞大的利益诱惑,分享了一切经验心得。
自此,我的身边有了一个以北大、北师大专业出身的极为优秀、勤谨、有追求的年轻团队,我有了上千名热爱、追随我的“粉丝”学生,我有了飞速的成熟和进步,有了难以言说的常常让我泪难自禁的自豪与快乐。
这一切,实在值得。
简单说 见多识广 以后吹牛有料
大处说 培养正确的三观,以后不跳楼。
家长做好后勤,设定目标,监督执行,随孩子兴趣引导前行,不背诵,不增加学习负担。
目前离开学不足10天,孩子学了大概25节课程,很多资料还来不及听和读,开学后继续。
回头再来给大家汇报。
PS:欢迎低年级的家长加入我们的队伍。
群:602421276 暗号: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