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原诗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晨鸟暮来还,悬车敛余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79】
秋天凄清而且肃杀,百草都已枯萎衰颓。
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钱别送友人将归。
寒气笼罩着山润,游云悠悠,无可皈依。
水中洲渚引人遐想,船帆张起,便将东西乖违。
眺望暮景,欣逢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令人伤悲。
早晨飞去的鸟儿傍晚已归来,太阳渐收起余剩的光辉。
走的人和留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惆怅徘徊。
眼看归去的小船渐行渐远,心情与万物的变化紧紧相随。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83】
秋日凄寒风凌厉,百草皆衰成枯萎。眼见霜降至九月,登高饯别送客归。
寒气肃肃笼山泽,游云飘忽无委依。洲诸四望天遥远,风向水流正相背。
傍晚欣逢设佳宴,离别话语使人悲。晨出之鸟暮飞归,夕阳落日残光辉。
客去我归路不同,回车惆怅意徘徊。目送归舟去遥远,情随自然归空寂。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78】
这首送客诗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深秋,陶渊明五十七岁。江州刺史王弘,送庾登之还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饯之于溢口(今九江市西),陶渊明应邀在座。这首诗层次秩然。四句为一层,共四层:时(兼点题)、地、宴、别。而全诗又隐以一“情”字贯串始终。由于诗人以处士的特殊身份参加,故完全排除世俗的儿女歧路之情,而以写景层层点染别悲。以上特色显示了诗人晚年创作所达到的高度艺术境界。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82】
此诗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陶渊明五十七岁。王抚军,即江州刺史王弘。永初二年秋,庾登之入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为他们设宴送别。陶渊明亦应邀在座,此诗便是当时所作。诗中将凄厉肃杀的秋景同感伤悲愁的别绪融为一处,层层点染,情感真挚,既表达又惜别之情,也传达出诗人旷达的情怀。
【张彦《陶诗今说》,p160】
这首诗是诗人陶公五十七岁那年写的。它体现出诗人高超绝顶的写作技巧。应邀陪客人,在这种环境下,一般很容易写成阿谀诗。陪客嘛,说些好听好看的,应酬一番罢了。然而,陶公却没有流入俗套,而是写出一首很亮丽的情与景契合交融的诗。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四句为一小节,共十六句,可分为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时”(秋日);第二小节写“地”(地点);第三小节写“宴”(饯行);第四小节写“别”(分别)。全诗以明景涵隐情,以处士隐者的特殊身份,以景致点染情致,全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情”字。最后,诗人以“冷”(理智)字收尾:“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中国诗苑精华 陶渊明卷》,p169】
王抚军:指抚军将军、江州刺史王弘。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虞登之为西阳(今湖北黄冈)太守,被征还;谢瞻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将赴任。江州刺史王弘送至湓口(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饮酒赋诗,为之饯别。时渊明于筵中作陪,因作此诗。诗中写景抒情,词足意尽,而绵邈清绮,一往情深。全诗共十六句,起首四句叙明题旨,“寒气”四句写地,“瞻夕”四句写时,末四句写情,层次分明,叙写井然,信为诗家圣手。
【辑评】(p193)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此仅于词足尽意,而绵邈清绮,一往真味,景与情俱带画意。起四句叙题,“寒气”四句地,“瞻夕”四句时,收四句情。
方宗诚《陶诗真诠》:“情随万化遗”句,胸中何等活泼!所谓知者动、知者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