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P是教师,她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练就了一张深入人心的嘴,一看到问题学生,分分钟能把他说得心服口服,改邪归正。
P很为自己的育人才能骄傲。但凡她力所能及范围以内的所有孩子,她都苦口婆心的教育。
一天,她以前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儿子来看望P,P一眼就看出这孩子有点厌学,然后主动的切换成老师的角色,对孩子进行了触及灵魂的教育。一个普通的见面,变成了长谈。P把这个在班级里毫不起眼的孩子说得改过自新。两年后,孩子高分考上了国内一个211大学。
按理来说,孩子的优异成绩,一部分是P的功劳。但考上大学后,她的学生不仅没有感谢她,反而很少与她联系。P找不到原因,但她也无所谓,她相信,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好事。所以,她仍时刻保持着育人的热情。
P的外甥女是个资质普通的孩子,高二的成绩只能勉强上个专科。P苦口婆心的劝妹妹,让外甥女赶快改方向,学美术,当艺术生,至少能上个二本。
P帮着找美术老师,帮着查各学校的艺考时间,能帮的P都帮着办。后来,小姑娘不负众望,考上了一个普通二本,学设计。
一切都很好,直到小姑娘毕了业,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在家待了半年以后,P的妹妹开始和P闹起了矛盾。在她的意识里,女儿找不到工作,P得负主要责任,因为当初是P指导女儿学的设计啊,P也得为女儿未来的出路负责。
P就是普普通通人民教师一名,让她帮外甥女找工作,她没那个能耐。打心眼里,P忿忿不平,如果不是自己,也许外甥女只能考个专科,这点好他们不记着,反过来变本加厉的让P为孩子的待业买单。
P苦恼了一阵子。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好心都没有好报,为什么身边这么多白眼狼。
02
身边这样的例子不算少。帮别人忙,别人非但不领情,还让你不舒坦。
我们也不能总觉得自己是东郭先生,那些受过自己恩惠的都是性本恶的狼。不管是P曾经的学生,亦或是P的妹妹,他们都是普罗大众,他们不像盗贼那样为非作歹,但也不像圣人那样品行高尚,他们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是什么导致了以怨报德?其实,问题不出在他们身上,而出在P身上。
在对方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主动伸出援手,那不叫帮忙,那叫多管闲事。在P看来,她在尽心尽力的帮忙。可在对方看来,她就是在多管闲事。
他们需要P帮忙了吗?没有,都是P看出了问题所在,主动出击,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P怀着拯救的心态,做着为人师的事情,却根本没想到对方需不需要她的帮助。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是有差别的,有高有低。那些认知低的人,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行为,不一定生活得不幸福。反而认知高的人强拉硬拽,使他们脱离了自己的认知领域,而出现了不幸。
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才会有意愿往高处走,才会想办法找到通往高处的道路。所以,那些高认知的人,不要随意帮助别人,别人认识不到你在帮他,而且进入到一个陌生的认知领域,举步维艰。
P以前的学生,不仅没意识到孩子厌学,更没认识到厌学的后果。在她眼里,有没有P对儿子的教诲,儿子都能考上211。她反而觉得自己儿子挺好,P却挑刺,让儿子背上了厌学的罪名。
P的妹妹,对于女儿学习成绩一般,未来只能考上专科这个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她的认知水平,让她更能够接受女儿是个专科生的现实。相反,获得了更高的学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她反倒驾驭不了了。
所以,P的忙帮得真冤。明明让对方得到了好处,可对方愣是认识不到。
我想起来鲁迅先生的一系列小说,里面就描述了高、低认知两种人的巨大差距。比如《药》,高认知的革命者夏瑜,即使再怎么想帮助低认知的人们,人们不但不领情,华老栓夫妇还把夏瑜的血当成药,给儿子吃。呜呼哀哉!
03
所以,帮忙可以,得做个头脑清醒的帮忙者。
《周易》蒙卦有一句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教育小孩,千万不要灌输,填鸭,那样获取的知识,他不珍惜。而是孩子兴致勃勃的来问你,你再告诉他,而且只告诉一遍。
其实,“帮助”和“启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提高认知,远离蒙昧。也只有认知提高了,才愿意远离蒙昧。
可是,怎么让小孩求你教育他?哪有那么懂事的小孩?也许,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说一些勾起他好奇心的话,吊掉他的胃口;也可以告诉他这门学科多么有趣,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具体问题。
这样,小孩一感兴趣,就会来求你教他。到时候,再教。而不是一上来,就讲具体知识。不主动的教育是不长久的。
帮人忙也是同样的道理。千万不要人家不需要帮忙的时候,硬要帮他。得不到感谢不说,还觉得你多管闲事。先想想这个人是不是一定要帮,如果一定要帮的话,就说一些提高他认知的话,让他明白还有另一种办事的方法,可以让结果更好。如果他求你,你再帮他;如果你费尽心力,人家还是不求你,只能说他蒙昧,没有开化,也不要帮忙。
还是那句话:帮忙是好事,但别被人说成爱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