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驳
龙,属于十二生肖之一,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神兽,对应着十二地支的辰。今年是公历2024年,是中国传统甲子纪年中的甲辰年,俗称龙年。大概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对龙的图腾崇拜。在新石器时代的许多考古文化中都有龙图腾存在的证据,如内蒙赤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山西襄汾陶寺文化的彩绘龙纹陶盘,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等。文献中关于龙图腾的记载就更多了,如《尚书》、《易经》、《山海经》、《淮南子》、《左传》、《史记》、《竹书纪年》等。《周易·乾卦》记载,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自称为“龙的传人”。
龙这种神兽,具体长什么样,不同文献有不同的记载。《说文解字》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尔雅·释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从字形演化的角度,分析了从图画文字的“龙”到甲骨文、金文、小篆的“龙”的字体,认为:龙,“本象大口长身的一种怪兽”。并指出《说文解字》把“龙”解读为形声字是错误的,“‘龙’本是一个象物字,《说文》所录篆形作龍,错析为‘从肉,飞之形,童省声’”。
“龙”字,除了用作神兽名之外,在商代甲骨卜辞中,它还是一个重要的方国名称。据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余方国》的研究,龙方见于一、三、四期卜辞。龙方和商朝经常处于战和不定的关系,龙方时而臣服、时而反叛。
一期卜辞有:
《甲骨文合集》20741:丙午卜,扶,令龙以舊示朿囗。八月。
舊示,指商王的祖先。
朿,意为刺杀。
囗,字不识,应为一种牺牲。
本辞大意是,商王令龙方刺杀牺牲祭祀商王的祖先舊示。
《甲骨文合集》22391:甲午卜,龙擒贝。二月。
贝,方国名。
本辞大意是,贞问龙方能否擒住贝。
《甲骨文合集》272反:贞呼龙以羌。
勿呼龙以羌。
本条卜辞表明,龙方要向商王朝贡纳羌人。
《甲骨文合集》8593:囗囗[卜],榖,贞呼龙田于……。
《甲骨文合集》10985:……龙田于宫。
这两条卜辞表明,龙方要为商王田猎。
《甲骨文合集》17544:妇龙示……。品。
本辞表明,龙方与商王朝有婚姻关系。
《甲骨文合集》4656:贞呼龙其有祸。
《甲骨文合集》10187:丁未卜……龙方降堇。
这两条卜辞表示,商王关心龙方有无灾祸、饥馑。
《甲骨文合集》6476:贞王叀龙方伐。
王勿惟龙方伐。
《甲骨文合集》6585正:勿呼妇妌伐龙方。
这两条卜辞表明,龙方受到商王的征伐。
三期卜辞有:
《甲骨文合集》28021:甲子卜,亚哉耳、龙,每啟,其啟。弗每,有雨。
耳,方国名。
本辞大意也是商王征伐龙方。
四期卜辞有:
《甲骨文合集》31972:己卯,贞令臿以众伐龙,哉。
臿,方国名。
本辞大意是,商王令臿带领族众征伐龙方。
在商周金文族徽中也可以看到龙方的存在。据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统计,带“龙”族徽的金文至少有10件。
龙鼎,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1119,商晚期器,铭文:“龙”。“龙”,龙族族徽。
龙爵,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7532,商晚期器,铭文:“龙”。“龙”,龙族族徽。
龙卣,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村出土,时代为商代,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4784,铭文:“龙”。“龙”,龙族族徽。
冖龙爵,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8223,商晚期器,铭文:“冖龙”。“冖龙”,冖族和龙族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两族有较密切的关系。冖,不识,字形如一个横着的“工”字,暂释为“冖”,族徽字。据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统计,带“冖”族徽的金文至少有6件,如冖祖丙爵等。
冖祖丙爵,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8319,商晚期器,铭文:“冖祖丙”。冖,国族名;祖,亲称;丙,日名。
龚女子觯,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6349,器铭:“龚女子”,盖铭:“子龙”。龚,族名,可能是龙族的分支族;女,族名;子,族名。“龚女子”、“子龙”,这应分别是龚、女、子三个族和子、龙两个族组成的复合族徽。
子龙壶,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9485,铭文:“子龙”,这是子族和龙族组成的复合族徽。据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统计,带“子”族徽的金文至少有160多件,如子父乙鼎等。
子父乙鼎,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1534,铭文:“子父乙”。子,国族名。
作龙母尊,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5809,铭文:“作龙母彝。正”。龙母,出嫁到正族的女子。正,族徽,国族名。铭文表明,正族和龙族存在婚姻关系。
樊夫人龙嬴匜,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10209,春秋早期器,铭文:“樊夫人龙嬴。自乍行也。”龙嬴,出嫁到樊国的嬴姓龙国女子。据此铭文可知“龙族”为嬴姓国族。
龙公戈,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10977,出土于1975年湖北江陵雨台山169号墓,时代在战国时期,铭文:“龙阝公戈。”“龙阝”,这是龙国之龙的专用字。陈秉新、李立芳《出土夷族史料辑考》认为,战国时龙国已经被楚攻灭,此戈之“龙公”当是楚国在龙地所置“龙县”的县公。
关于龙方的地望,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认为,龙方地望即《史记·匈奴传》中的“龙城”。
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认为,龙方有两个,一个在西北,邻近羌方;一个在东北。
张秉权《殷墟文字丙编考释》认为,龙方地望在泰安府西南的“龙乡”,《水经注》:“汶上西南迳龙乡故城东。”饶宗颐《甲骨文通检》也认为龙方在泰安龙乡。
钟柏生《殷商卜辞地理论丛》认为,龙方与羌地接近,推测龙方当在山西中部。
郑傑祥《商代地理概论》认为,商代龙方可能是文献中的豢龙氏,后世又称为董氏。位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蔡运章《卜辞中的龙方》,《夏商文明研究》1995年,认为,夏代末年龙方活动的地域在今山西西南永济县境,后来大抵受商族的压迫,西渡黄河,居于陕西东部的泾、洛之间。直到汉代,龙方的后裔龙国,仍处在今山西河北的北部。
彭邦炯《再说甲骨文的“彳人亍”和“彳人亍方”——附说首人及其地望》,《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2003年,认为商代龙族之人主要有两大部分:其一在山西汾水下游今新绛、闻喜至黄河东西两岸,即卜辞所谓龙方,他们和虞夏时代的豢龙、御龙氏有关;另一部分,则是刘累之后居河南鲁山者。
本文赞同“泰安龙乡”说。《广韵·钟韵》:“龙,姓,舜纳言龙之后。”《书·舜典》:“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舜为东夷之人,龙也当是东夷族。何光岳《东夷源流史》谓“龙人当以龙图腾而得名”,“龙族最早当居于今山东泰安县东的龙乡。”陈秉新、李立芳《出土夷族史料辑考》指出“龙确实是史籍失载的东夷嬴姓国”。
《说文解字》云:“嬴,少昊氏之姓也。”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了郯子对上古纪官制度的讲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嗥……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杜预注曰:“太皋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对于太昊以龙纪官,《纲鉴易知录》记载更为详细:“太昊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因而名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畴;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 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意即太昊部落以“龙”为图腾,以“龙”名官,共有十一个以“龙”命名的氏族,分别是:飞龙族、潜龙族、居龙族、降龙族、土龙族、水龙族、青龙族、赤龙族、白龙族、黑龙族、黄龙族。
樊夫人龙嬴匜铭文表明,龙族为嬴姓,嬴姓出自东夷。可能龙族的族源和东夷的太昊、少昊都有关系。
综上所述,龙族大概是商周时期位于今山东泰安龙乡的嬴姓国族,于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