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宁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儒家思想重要的文脉之地,在汉朝和明朝曾有“汝半朝”之说,也就是朝廷里的官员有一半都是来自汝南郡、汝宁府的。李牧玄学识渊博,善于言谈,好为人师,受人尊崇,是当时豫州东南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大师,经常会有儒生、士子们前来拜会他,受其指教,如醍醐灌顶。
秣陵夏府的夏守仁、夏守义、夏守礼、夏守智、夏守信等几位老先生在儒学上也造诣颇深,经常到李牧玄这里游学或书信来往,两家交往甚密,情义甚深。夏楚天到李府拜见李牧玄,李大师不在家。其实,李牧玄是去找乔恩泰乔知县去了,他最近几天新作了几首诗词和几幅画,两人聊得兴致盎然,就耽误了乔知县去迎接尔朱昇的时间。
乔恩泰要去迎接尔朱昇,李牧玄就告辞回家去了。到家后,家仆给他说了秣陵夏府三公子夏楚天来访以及今天府城里发生的事情。李牧玄心想,今天冲突府台大人仪仗的人不会是夏三公子吧,事情不会这么巧合吧?思来想去,李牧玄老先生不放心,就安排下人到外面去打听。下人在府衙外找到了正在不知所措、吓得浑身发抖的小家僮夏福,把他带了回来。
李牧玄大师对夏福说,孩子,你带些干粮,赶快骑着快马回去给你家老爷报信,让他们想想办法,我这里也多方打点关系,设法营救你家三公子。
夏福出了李府,早有仆人把马牵了过来,递上干粮水囊。夏福跨上马,出了府城东门,连夜向秣陵镇疾驰而去。
送走夏福,李牧玄急急忙忙到县衙找乔恩泰,李牧玄向乔知县说明来意,乔知县眉头紧皱,这事恐怕不太好办啊,今天的“冲突仪仗”事件,我看得一清二楚,而且我后来在察院街口跪迎,这位知府大人都没有理我,在府衙大堂把夏楚天狠狠打了三十大板,看来他因为这事火气很大,难以平消。
李牧玄和乔恩泰二人在县衙内宅里思来想去,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二人商定,先去府衙大牢里找里面的人打点一下,让人关照一下,有什么事情好及时通报。
秣陵夏府里的几位老爷和公子们这时候也都起了床,急急忙忙赶到大老爷夏守仁的客厅里,听完夏福的述说,都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夏府的五位老爷和七位公子都是读书人,平生都是与学问、教育打交道,虽然所教学生很多官运亨通的,做到了封疆大吏、督抚等等,但夏府的人从未涉足官场,对官场的事情一概不知、一窍不通。
三公子夏楚天的“冲突事件”突然发生,让夏府的人手脚忙乱,真是应了那句话了,“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最后大先生夏守仁说我和守义、守礼三人,今天连夜赶往汝宁府,设法求见知府大人为咱们儿子求情,老大老二秦云、齐云兄弟二人拿着我的书信去省城去找张镇芳,守智、守信你们二人带着孩子们在家等候消息,先把银两筹集一些备用。
秣陵镇是项城的县治所在,在近代中国史上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从这里走出了一个大人物袁世凯,老袁又被人称为“袁项城”,而袁世凯兄嫂之弟张镇芳,与夏家既有师生之谊,又有姻亲关系,张夏两家世交,都以耕读传家,两家子弟都是饱读诗书,家中都建有藏书楼,各藏经史子集等书数万卷。
张家到了张镇芳这一代,有兄弟六人,而夏家到了夏楚天这一代有兄弟七人,不同的是张家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而夏家是堂兄弟。
张夏两家十多个兄弟,年岁相仿,兴趣相投,均能在对方家找到知己,张家排行老五的张镇芳与夏家老三夏楚天就是无话不谈,亲密无间,老六张锦芳与夏老大秦天成为至交好友。
张家大院里时常有夏家的孩子走动,夏家里常有张家的孩子留宿。夏家、张家、莲溪书院、文庙、祖师庙是这些孩子学习嬉戏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