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荷
《诗经 麟之趾》是《诗经 国风 周南》中的一篇,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以麟比人,祝和新婚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说:“韩说曰:‘《麟趾》,美公族之盛也”,据此可以说这首诗大概是贵族婚礼上唱的一首喜歌。
《国风·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其大意是说:
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有为公子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有为公姓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有为公族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在诗歌中,麒麟反复出现,为何要用麒麟来祝贺新人多子多孙呢?麒麟到底长什么样子?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麋身,牛尾,马蹄,一角,角端有肉,全身黄色,传说麒麟是龙生九子之一,有玉麒麟、火麒麟等。它一出现,国家就会有祥瑞。
用麒麟赞美贵族公子,而以“麟”起兴,这在古代却是一桩异常庄重和动情的事。
所谓“麟”,一说就是糜,鹿之一种而已。不过麋鹿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犄角四散,像是枯枝,与麒麟倒是有几分相似。
不过古代传说中的“麟”,却非同寻常:据汉刘向《说苑》称,“麒麟,麕身牛尾,圜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意思是说麒麟鹿身牛尾,头上有一角,宽心仁厚,规矩而行,选择土地而行,翩翩然有风度。
《春秋感应符》更发挥“一角”之义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这个就有失偏颇,纯属附会。
麒麟性情温和,史籍载其:“不践生草、不履生虫”,就是说它不践踏生草,不踩虫子,用其比贵族公子品德高尚,如同麒麟,恰如其分。
另外,作为瑞兽,麒麟一出现,昭示圣明。
《荀子》亦云:“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麟在郊野。”就是说麒麟一种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所以后儒赞先王之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生春秋乱世,则为鲁哀公之“获麟”而泣,以为麟出非时也。
但影视剧中的麒麟大多性情勇猛凶恶,甚至有火麒麟,塑造成了凶神恶煞的形象,不太符合神话传说中的设定。
现代生物学家认为麒麟是长颈鹿,且有史籍记载为证:
明史记载,永乐十年,一个叫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的小国为了表达对明成祖朱棣的尊敬,派人献上了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
一时间,朝野喧哗,因为没有一个人见过这种上古神兽。献兽的这一天,整个北京城热闹非凡,百姓官员争相围观。永乐皇帝朱棣也是张望的脖子都酸了。等了半天,榜葛剌的使者终于将麒麟牵进了北京城。大家伙一见麒麟,都特别激动,简直如梦如幻一般。
永乐皇帝更是龙颜大悦,立马命才子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以记录这次普天幸事。当然了,文中肯定又是要对永乐皇帝大加吹捧称颂一番。不仅如此,还下令宫廷画师将这个盛况画了下来,这幅画叫《瑞应麒麟图》。
幸好有这样的一幅画流传了下来,让我们有幸一睹神兽麒麟的模样。但是,我们打开画卷一看,原来所谓的麒麟其实是只长颈鹿!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当时对麒麟有描述,说它形高丈五,鹿身马蹄,肉角。也有说“皮似豹,蹄类牛,无峰,项长九尺,身高一丈余。”
长颈鹿产自非洲,中华大地上从未有过。所以自古以来华夏子民从未见过。不想这个空子被榜葛剌人钻了,牵了头长颈鹿恁是冒充麒麟,把明成祖朱棣忽悠了。搞了半天,原来是场闹剧。
怎么看长颈鹿都不像麒麟,其身形高大,无角,身上有纹,马蹄,这些倒有几分相似。
所以,综合来说,麒麟应该是麋鹿较为合适。麋鹿生活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
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
唐以降,历代王宫贵族都有驯养麋鹿的传统,其性情温顺,牛尾,马蹄,一角,角端有肉,全身黄色,所以上古传说中的麒麟当为麋鹿,《诗经 麟之趾》中的麒麟应该是人们见到的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