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我认识的边界
最后一点是自我认识的边界。自我认识看上去好像是属于思维的范畴,但之所以单提自我认识,因为自我认识属于思维的核心底层,而思维、过程、结果是这一认识的表现形式,如同基因与外表的关系。自我认识的边界包括对自身能力边界的认识、能力成长方式的认识、人际关系边界的认识。
自身能力边界的认识。
即清楚的了解到自身能力目前的真实水平——清楚自己目前能做什么,目前不能做什么,目前擅长做什么,目前不擅长做什么。
现实性与梦境式的很大程度区分之一,就是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真实水平。会被外部评价牵动的自尊心、自我安慰式的幻想所迷惑,无法真实认识自己目前真实水平的结果,就是看不到目前的起点在哪里,也看不见你要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在哪里。因为不存在差异,就没有填补的需求。
如同有句话说的,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看他是否能够摆脱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以及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当一个人无法真实了解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时,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会变得模糊不清,分不清自己是在能力范围内完成任务,还是在能力范围外需要以提升能力为前提去完成任务。
这也是“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当思维层面接受了看到听到的道理时,会产生一种自己知道了、理解了的感觉,并且错误的将知道道理替代为获得了能力或者拥有能力的判断。这种混淆导致了对自己处理真实事件的能力,就像背熟了游泳技巧口诀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游泳能力一样。听上去很荒诞,但却在其他的领域真实的频繁的存在。
解决这一梦境式的思维的第一步,是应该先承认自己目前不会、不擅长,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真实世界的互动结果的反馈,来改进这个判断。而非逆向而行,先认为自己目前会、擅长,而在真实世界的互动结果反馈中发现并非如此。但有时,及时反馈结果证实并非如此,也难以撼动当事人对自身能力错误的认知,会被归结于特例或者意外。
因此,是否存在对目前能力的真实认知,会决定一个人是长期活在现实中还是活在梦境中。
能力成长的方式,是区分因素之二。
上文之所以反复强调“目前”,是因为“现实”的要素是“客观”。这一客观性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并非绝对一成不变,在时间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可能不同。就像一个人从小到大成长中,蹒跚学步、快速奔跑到步履巍巍一样。要客观评价,就必须聚焦在“当下”也就是“目前”这个是时间点。同时,对能力成长的方式的认识,统一于上述客观性。因此能力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必须立足于当下评价,同时也必须接受能力会变化这一事实。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否擅长做某件事是先天决定的,那么他实际上认为人的能力是不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间点上的区别,也因此没有必要太费心于发展能力。因为能力是不会发展的。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否擅长做某件事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经由反馈,不断熟练提升,那他实际上认为能力在不同时间点上存在区别,因此是可以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的行动中专注于行动的过程去发展这一能力。
因此,对能力成长方式的认识,同样会决定一个人是长期活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
最后一点,对人际关系边界的认识。
人际关系的边界是指能够分清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并且因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边界清晰,使得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自己可控并且应该做的事情上,因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行动。同时对不可控的隶属于他人边界内的事情不会过度的关注。
边界不清晰,则分不清别人的事与自己的事,常常会越界企图承担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或者迫使他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而这就常常导致角色的混乱与关系的冲突。清
晰的人际关系边界并非对人防卫心理,而是专注在自己可以做的以及需要做的事情上。它能认清两个人关系中自己的角色,不会因为混淆的角色定位导致行为的越界,同时能避免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他人的问题进而干预别人的事,从而在干预失败时产生自我归因或挫败感。
譬如子女对父母之间的冲突,你可以在能力所及范围内调解,调解失败后也能接受这是他们之间的问题,作为成年人无论是缓和冲突或者最后分开,承担责任的主体仍然是作为成年人的他们,而非子女。这就是“现实性”。将父母争吵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需要采取各种行动进行干预,干预失败后感觉到挫败感,就是分不清人际关系的边界,既无法接受自己在这件事上所做有限,也不能接受父母的争吵是父母之间的问题,这就是“梦境式”。
能否分清人际关系的边界是“现实性”与“梦境式”的另一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