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佳人当前,我们会驻足凝望,因为我们见到。但“望”与“见”不完全等同。我们所见的是实物意象,意象的相对独特性及普遍相似性会勾勒出场景的重合与再现,或是我们读到的、或是我们经历的。乃如眼前的这样一舟娥眉月,是谪仙人的思故乡?是唐明皇的伤心色?还是娥眉下,你的秋水澄澈?这寄寓在意想当中、超脱于意象之外的,便是我们所望的情绪、情怀与哲思。
对于“望”,“亡”是出门在外的人,“王”表挺立,《说文》如是解:“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远门、异客,陌上的乡愁、楼头的思归......这是字里就具有的情绪。试想,一个举目远眺的人,一泓或明或暗的云、月、天,个中感受,让我想起了泣涕涟涟复关的相思苦、满地黄花窗前的离人痛、无限江山栏杆的亡国恨......望见的都是情绪。可意象本身是没有情绪的。意象所具有的属性使人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得到美的感受,得到物、人、情的共鸣,这是情绪。
竹外桃花开、春江水正暖、两两破群鸿。意象来了,情绪也跟着。它们就像依依不舍的北归人呢,再等等江南的春景吗?触景生情,他是易感的人。望见情绪的时候,一种情绪会唤醒相似的无数情绪,倘若北归人想起了故乡,唤醒了离别,充满了思念......望者充满的情绪外溢,把物象把理性的分析都淹了,春江,也流不尽伤心人的泪吗?这些情绪不尽相同却带有或悲或喜的同种属性归类,此时,就不是望者能望见什么,而是他想望见什么。望者无法清晰辨识多元却充满共性的感受,所以情绪成了主导,主观的意愿加入到客观事物当中,能见的很多,能望的却被限制住了。如果你在夏雨荷立前怀念起冬寒,那也只剩得灰蒙的那个傍晚了;如果你在八百里洞庭的浩然里执著着国乡馋讥,那也只剩得阴风浊浪的萧然了。望见情绪,淫雨霏霏作出一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作出一时的宠辱偕忘......我们随意象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失去了自我。
但有一种望,无论江湖远,还是庙堂高,总以一种饱满情绪却不失自我的坚定姿态伫立。他望见的,是情怀。有情绪,更有情绪达到极高点之后仍旧坚定着不断挣扎着超脱出去的抱负。
登高倚伫,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望见情绪,但不是所有人都找到满溢情绪背后、变化境遇当中一直坚守的内心抱负。望见的情怀,是无数次审视又无数次坚定的痛苦与执着,这是个人的更是时代的痛苦,这是时代赋予的他必须承受并志作改变的执着,从“情绪”到“情怀”,这关乎人的“格局”。
在岱宗绝顶望见山河无限尧舜淳风的报国情怀;在朱门路边望见世态炎凉黎元穷窘的报国情怀;在国破城深望见花泪鸟惊社稷飘摇的报国情怀;在衾冷屋漏望见风雨不动广厦千万的报国情怀......年少优游;十年长安;战乱流离;西南漂泊......他有过得意、有过迷茫、有过困窘、有过痛苦,境遇一直变化,清狂漫游的子美也成长为沉郁顿挫的少陵野老,又何况其中的情绪?但他始终没有局促于个人,他放宽了自己的格局,一个人的痛苦其实是一个国家的痛苦缩影,他忧国忧民,并且将其作为一生的抱负,用一生去坚守。所以,他望见了报国情怀。
今夜,你望见了娥眉,会盼些什么呢?我们都等待月圆人合,可往往不尽如人意。若你深陷于悲欢离合的必然当中,或许只有一个人不断的徘徊与限制,连月明也有云妨的时候;若你能够不局促于自己,个人的痛苦也关乎全人类的共同体验,放自己在更高的家国天下普遍立场上,哪怕痛苦,也要不断挣扎、不断驻守,或许东坡他千年千里的婵娟也被我们同样地望着......只要望着那样纯真美好的情怀,他就能坚守自我,并拥有实现自我的勇气与毅力。
只是,总有些时候,望断了情绪、望尽了情怀,还是望不见望不得。哪怕不停坚守,从未放弃,还是无法实现。
潇潇雨歇的栏杆、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夜雪秋风的中原,多少次多少人多少岁月!但又谁望得?他深深地凝望,吴钩擦拭不已,九曲栏杆拍遍,又谁理会?望见情怀,不见得能够望出个所以然。“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你望见,情绪执著、情怀坚守,你有做出点什么的勇气与毅力,不断挣扎。而从现实上看,由于时间所限、机遇所限、眼界所限、方法所限......并非所有的梦想都来得及化为现实,有望不一定有得。这不得不使我想起孔子坚持的周礼、屈子坚持的美政、少陵坚持的淳风、荆公坚持的变法......可望穿望断,又谁望得?
想起这些,我不禁为此而遗憾悲叹,但同时又不由得思考起来:我们怎样去定义“望得”?非得在他秋水望穿后终于等到佳人缓缓而归?非得由他独自承受并成就关乎家国、人类的情怀,从而实现价值的追求?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能力范围内也许能达到他的某些追求目标,但几乎不可能有人会实现所有的梦想,这是人生无法避免的遗憾,所以就无法“望得”?
昨夜西风、凋零绿树,晏殊望尽了离愁相思;春里残阳、黯淡草色,柳永望极了等待憔悴;众里光彩、那人清冷,稼轩望遍了茫然惊喜。你望见什么?孤独天涯、渐缓衣带、阑珊灯火。王国维说,望见人生境界:追寻,坚守,得到。再宽广一点格局?追寻、坚守本就是“望得”,追寻、坚守的过程,本就是不断优化望者的过程,望者能够望见情绪,望见情怀,本就是一种成长。情绪抒发、情怀坚守,也会随着“望”的积累慢慢变得成熟理性。原来,“望”这一行为,就是一种“望得”,这一行为能够不断成长,并由此发散更多维度的分析,不也得到很多吗?他情绪会留下来,等到拥有相同渴望的她的共鸣;他的情怀会留下来,终有千千万万同样纯真美好的情怀跟随着。从这个角度看来,得到的思考还是可以很有味道。“望得”大概还是在望者的格局之中,如何看待情绪,如何看待情怀,如何看待望得,自其变者而观?自其不变者而观?这就是“望”的哲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今夜,以及以后无数个夜晚里,或盈或虚,但宇宙中那点明月是永恒的。你我在同样的不同样的时空里都能够望见,千年千里的苏月,这里面,满溢的情绪,执着的情怀,多少哲理的思考在等待你我望穿望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