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
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qínɡ)汝以仁义,而劓(yì)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塗乎?”
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
许由曰:“不然。夫瞽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盲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解:
本章讨论了一个“躬服仁义”“明言是非”的儒者能否“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塗”的问题。显然,在文本看来,儒者好比盲瞎之人看不到颜色一样,连“游于其藩”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是为何呢?许由以世俗和儒家的观念说明。儒家重仁义,在儒家看来,“泽及万世”是大仁,但大道不以之为仁;“齐万物”是大义,但大道不以之为义。世俗以“长于上古”为大老,但大道不以之为老;以“覆载天地刻雕众形”为大巧,但大道不以之为巧。可以推出,大道无心而为,为而不恃。但儒家不一样,儒家一定要先前标榜个“名”再求“实”,有其“实”再证“名”(所谓名正言顺)。
进一步,许由的话外音乃是告诉意而子,想要“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塗”,就要先放弃儒家的一套,不然只会自己蒙蔽自己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