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很多人会长途跋涉,不远千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快捷、舒适、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发明出来,几千里的路程也只需短短数小时就可以到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小时,但对有些晕车晕船的人来说无疑也是如噩梦一般,长途旅程对他们来说也是需要极大勇气去面对的。
关于晕车,科学上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解释和分析,简单来说就是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症状。晕车厉害的人,会引起强烈的身体反应,上吐下泻,头晕难受,需要大半天时间才能恢复。
小时候我晕车特别厉害,严重到还没上车,仅仅只是闻到了汽车尾气的汽油味就有恶心难受的反应。那时候出门机会很少,读书上学都在家附近,一般只有每年春节期间才会坐车去外婆家拜年,儿时多数晕车的经历也是和这个有关。那时挺害怕坐车走亲戚,上车就会感觉紧张,遇到紧急刹车头晕目眩,肚子里面翻江倒海,一路坚持和胃做斗争,咬紧牙关,生怕吐出来,不过大多时候都是前功尽弃,吐了一地。到达目的地后,需要大半天时间才能恢复。
随着上中学后,因为学校离的较远,只能乘车去学校,奇怪的是自己慢慢坐车次数多了后晕车的症状就慢慢消失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就没有晕车的经历了,但是也一直没弄清原因,只是觉得可能是由于坐的次数太多了,习惯了也就好了。直到最近看了武老师的“晕车的隐喻”这个章节,才明白了真正的原因。
文中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晕眩。晕车、晕船、晕机,和控制感与失控感有关,我认为这背后也有自恋和依恋的深刻隐喻。晕,就是失控感。很多晕车的人自己开车的时候是不会晕的。因为开车的时候,车完全在你掌控中,而坐车的时候,车不在自己的掌控中,所以你看,从这儿就能清晰地看出,晕车是和失控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坐在车中,坐在这个封闭的容器中,一切都已不受你的掌控,直至到达目的地。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失控感,会引发紧张、焦虑和对抗,身体就会发生强烈的反应来表达这种焦虑和对抗。想想晕车的时候,浑身紧张出冷汗,手紧紧的握成拳进行着激烈的对抗。相反,开车时反向盘在自己手中,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掌握中,这种掌控的感觉让你放松,也就不会存在晕眩感了。
既然明白了晕眩是因为失控感引起的,那么就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改善。
先在防止晕上做足功夫,例如准备好晕车药等,这让晕的人知道,是有充足准备的;
治疗的核心,是感受身体的感觉,当身体能很好地感受时,就意味着放松和信任就发生了;
治疗的障碍,是一个人在强烈控制中,而这时他的身体和头脑都是紧张的,所以当感受身体没办法进行时,可以让他谈谈,自己在控制什么;
控制都是为了对抗失控,而失控的原始体验,是情感依恋的失败,如果能说出这份失败体验,会很有帮助;
治疗的关键是身边有一个信任的人,对于晕得程度很厉害的人,这是必不可少的。
旅途是美妙的,是值得好好体验的,不应该让晕车影响整个体验。信任司机,信任周围的人,将安全感交付出去,我们只需好好享受着一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