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真的盯着蒲公英,效仿王阳明堪竹,看了许久,不知道怎么破题立意……瞧累了,躺在草丛里,见着悠然自得的白云,大脑迷迷蒙蒙,如福至心灵般的得了“浮云游子意”五字。
我如今,就是游子,学生时代的游子!求学问道,答疑辩惑,或者含羞弄巧,拈花惹草……嗯,貌似都不怎么能体会到思家的感觉。毕竟不像古时候,车马很长,驿路艰难,一次求学就要数载,音信寥寥,更甚者就是客死他乡。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不也是音信难得的写照吗?而孟郊之母的“意恐迟迟归”,更为游学增添了许多哀意和不舍!
如今,我们的游学,科技的发达使“天涯若比邻”,离开了父母,到像是脱离了樊笼,可以信马游缰,好不惬意,潇洒得让人心折。嗯,我们都是伪游子,活在父辈的羽翼下,谁能和蒲公英一样潇洒云端,也能立地扎根?
我们毕竟没有漂泊,算不得浮云,称呼一声“游子”,也比较牵强。
所以,蒲公英自己就是翅膀,想飞就飞,累了就停,和鹰隼比翼,与土木为妻,她飞到哪里,就嫁到哪里吧!
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
细细想想,花苞的时候被呵护,花盛的时候独得光彩,花败的时候也最洒脱,不沾因果,没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觉悟。她的爱是被爱,好像没有尝过爱别人,直到她扎根后,她才爱着她的后辈。这不是我们这辈人的一些缩影么?
我想说啊,真正的游子是辛酸的,那个烽火燎原的年代,多少人背井离乡,拖丁带口。人离乡贱,无有根基,这就是游子,浮云是逍遥,但也靠近烈日,狂风,或者雷电。谁又知谁的苦楚,是对着明月而歌,魂牵梦萦的难道不是故土?
蒲公英,是没有国界的,人们习惯了将其窸窸窣窣纷飞的种子,视作诗情画意,梵音禅唱,可谓天花乱坠。总之,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寄托。
但事实是残酷的,她的本能只是繁衍生息。就像普天之下为了生存的游子,奔波在外,所求之物不过让父母妻儿生活质量稍稍提高,用“身世浮沉雨打萍”形容也不为过。
蒲公英的花种,聚散无期。有的夭折,有的继续延续生机,活脱脱的人类繁衍史。
《本草新编》有载——“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我想她的功德不一定在药用,还相当于于一部启示录。
世上的游子那么多,谁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蒲公英,不留恋天上的浮云,不把自己放得很高,累了就歇吧!
唯“此心安处是吾乡”尔!
苏子瞻,看似自在的词句,其实还是有几分思乡的。眉山的蒲公英花种辗转飞到了岭南,我想不用试问了,词人这种口是心非的生物的排遣之词,能当真么?肯定是眉山好啊!
蒲公英啊,并不美丽,无论是寓意还是品貌,能够吸引人的无疑是嫁接给她的感情。
她有翅膀吗,有的!
那她需要翅膀吗,不需要!
为什么?
因为这朵浮云想扎根土里,承欢膝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