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因为一部反应中国雾霾的片子又重新成为了众人讨论的焦点。喜欢她的人极力称赞,讨厌她的人则口诛笔伐,生活原本如此,有喜欢你的人就有讨厌你的人,因为一个人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而一味迎合他人口味的人势必到最后会失掉所有人的喜欢。中国的文化是内敛的文化,讲究深藏不露,锋芒太盛即便很优秀也会讨人厌,尤其是女人,在成功的女人面前,表现出不屑和鄙夷的也往往是女人。不喜欢柴静的人说她太过于煽情,永远一副文艺女青年的做派不识人间烟火似的,叫人看了酸出几条街。从现今文化的发展走向看,柴静的煽情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如今屌丝文化当道,各种自嘲和调侃让生活在无奈中充满诙谐,在辛酸里饱含苦笑,并且这种文化普遍被大众所接受,连中央的政府报告都开始任性起来,看起来接地气是贴合群众的最好方法。那么,想引起大众共鸣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可以深刻,尽管如此柴女士仍然坚持了自己一贯的路线,如此高知的煽情,确实是件高危的事情。但我仍然佩服柴静,能够获得毁誉参半的评价,说明已经足够被大众所重视,你再不喜欢她,她已经走进了你的心里,这个事实你无法否认。她再煽情,她的纪录片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这个事实你也无法否认。所以,柴静是成功的,于公于私,她做得都非常完美,她是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而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大概需要这样情感丰富的类型。感情丰富才心思细腻,看一朵花落流泪,见一滴浊雨惆怅,听一阵风声便心驰神往,写一首诗篇便黯然神伤,说到底是感情用事的人。所有的文学艺术家都是感情用事的人,以己之胸怀度物,使物富有生命的灵气,所以悲天,也所以悯人。年前有个朋友跟我说他读了好几遍《背影》,我已经忘记是什么话题引出来的谈话内容,说到背影,便想到吃力爬上月台的笨拙的父亲形象,有一年,他和别人说起自己的父亲,用背影里的父亲作比,我在旁边一时没忍住流下了眼泪,因为我那一刻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猛然间醒悟到原来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是天下人的父亲,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们。朱自清的这一感情用事,成全了所有看着父亲老去的人们,这是感情用事最美最成功的诠释,它的共鸣便是被收录在语文课本里。有一阵子听说要把它从语文课本里删除掉,很惶恐不安,没了这篇文章,我们的子孙如何去寻找情感上的共鸣,父亲,怎么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呢。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情用事,非在一定的场景下才会被人想起,相比较起来,鲁迅的感情用事可以用暴风骤雨来形容了。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不用赘言,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的文章写的多么美,而是他用一生的热血企图唤醒民众,他的文不在美,而在于他用痛到骨髓的文字去医治麻木的民心。他的文章,每一篇都带着血,和着眼泪,叫人读了心里发塞,所以,他是一个文学战士,以笔为武器和旧时代战斗,他的感情用事达到了文人的顶点。假若只停留在对一草一木的恋爱,对一花一果的倾情上,他也只不过是柳永般的人物,拿词捻调,美则美矣,却不够开阔,现实生活不是永远都在谈情说爱的,尤其是面对生灵涂炭的惨景,被炮火追击的国人怎还有心思谈情说爱呢。如今,鲁迅似乎有些过时了,和平年代,没有外敌入侵,人们无法从他的文章里找到实感,于是战士的呐喊显得开始有些孤独,时至今日,倒不如柴女士的煽情来得更容易接受了。依托于历史的文学具有历史的前瞻性时便大放异彩,当历史不停向前奔跑时,优势反而成劣势,但不管怎样,即使现在的年轻人无法从鲁迅的文章里寻求到共鸣,也抹杀不掉他作为文坛斗士的称号,他的每一声呐喊都穿越历史喊出了生命的力量。
法律上有一条叫做法理外不外乎人情。从人的角度讲,人是富于感情的,所以,我们对每个事不关己的让人感动的故事流泪,却不会在意感动后面的更深的东西。没有法律的支撑,失去判断的基准,每一次感情用事都只会是义气用事,永远在对与错间接受人们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