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是指用广播播送,主要为播音员或配音演员通过声音所演出的戏剧。广播剧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听众可以通过听广播剧和想象,随着人物对话的展开,在脑海里构想出一幅幅画面,其优点是听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
中国的广播剧诞生较早。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危险》是世界上第一部由电台录制的广播剧。而在中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批戏剧家为宣传抗日写过广播剧,成为中国广播剧的先驱。中国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广播剧是由苏祖奎编剧的《恐怖的回忆》,诞生于1933年7月,是中国目前可查到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广播剧。该剧由上海电台亚美公司制作的,在亚美广播公司组织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的,对激发广大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
50年代到70年代,是广播剧从初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此期间,广播剧从最初的简单直播向磁带录音合成的方向发展,使广播剧的录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80年代初是广播剧事业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各地电台不仅录制了大量的广播剧,而且专门开辟了广播剧的播出时间。这时期,广播剧的录制数量大幅度上升,录制出了许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多元化信息传播和娱乐方式出现,广播事业开始下滑;同时,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得各电台由过去的完全依赖行政拨款转向自筹自广播剧,对广播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广播剧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现在广播剧的发展主要受到资金不足,录制设备落后和专业演员单一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广播剧没有形成像电视剧、电影一样的市场,电视剧因为有市场,有利润,电视剧生产者愿意出资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广播剧的利润少,地方电台重视不够,资金不足,录音设备陈旧老化,是不少广播电台,尤其是地市台普遍存在的现象。绝大多数地市台所使用的都是录制新闻的老设备,达不到广播剧所要求的艺术质量,不能充分体现广播剧听觉艺术的特点,自然不能做出高水准的广播剧。此外,绝大多数地市台没有专业的录音棚,广播剧只能在录制新闻的录音间进行,没有专业的设备,难以做出许多同步音响效果。
现在广播剧的数量和类型虽然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听众的反响不热烈。与日本广播剧相比,日本的广播剧的音效制作精良,配音演员多是经过专业培训过的声优。如在NHK有培养广播剧专门的的演员,东京放送剧团,被视为是配音演员的起源。声优们在进入事务所从事配音工作之前,必须先在声优养成所中学习。学校的训练课程十分庞杂,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学念剧本、练习肺活量和做变声练习之外,还有大声喊叫与狂笑练习,甚至还有竹剑的练习,用来训练声音的瞬间爆发力。而在中国,演员队伍单一,专业配音演员少 ,即在不同的剧目中总是那几名演员在扮演其中的角色,甚至在一部剧里一人扮演多种角色。无论演员的声音怎样化妆,其声音本色很难改变。由此,不但给听众在听觉上造成混乱,分辨不清人物,同时也造成了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不鲜明,个性不突出,影响了中国广播剧的质量。
中国网络广播剧社为现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广播剧社利用网络可以非常快捷地发表作品,根据听众的反馈,及时调整改正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欢迎。现在可以追索到最早的中文网络广播剧团体是2000年出现的是e时代论坛的广播爱好组,在1990年代末期至2004年期间,e时代广播通过网络制作和传播了大约数十部的有声小说和数部网络广播剧,其中《当心看车》(2002)《其实我是爱你的》(2004)《dos年代》(2003)等几部作品全部为原创剧本。原创广播剧社中较为著名的是翼之声中文配音社团,代表作有:广播剧《唐突美人》《龙鸦呈祥》等。由于中国原创的广播剧社团均是自愿组建的,毫无盈利目的,配音演员多是非专业的配音演员,从而影响了广播剧的艺术质量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