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像是一本生活工作宝典,充满了金句与箴言,凝聚着作者在过去二十年的阅读生活中所积累下的精神财富。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像沙漏里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细,有的沙漏颈部粗,颈部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对我们而言,合理地规划利用好时间,可以让我们的思维生命得到延长。这本书从思维、认知的角度帮助我们建立对自身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意识到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阻挠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究竟是什么呢?是行动,是执行力。不去动笔,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写出多么隽永的文字;不去行动,你永远都不知道成功原来近在咫尺。在行动之初,会有各种各样来自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便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进而产生“我可能不适合做这件事”的念头。这时候,善于趋利避害的大脑总能找出一些借口,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放弃。我们对自己自身的条件和身边的环境再了解不过了,却总倾向于把将失败归结于外在的条件对自己的影响,再搬来一些热门的心理学术语为自己开脱。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这是大脑在为我们的怯懦开脱。事实上,放弃不是因为你不适合,而是你根本没有尝试着努力一下。事情堆积如山也不是因为事情多,而是因为你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总是错过Deadline或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不是因为所谓的拖延症,而是你的懒惰。
辨认清楚大脑出于自我保护而撒的谎,撇开这些糖衣炮弹,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去探索和完善自己。你会发现,做事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那么,现在开始,着手去做吧!
书写的力量
已阅读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就像是在黑暗中打着电筒往前走,每一步推导都将我们往前挪进。但记忆资源和认知负荷都是有限的,你是否有过一想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经历?或者有时候想着想着思维就开小差,回过神来已经忘了在想什么。如果怕忘记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和重要结论,为什么不试着将思维过程记录下来?
(一)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给了我们回溯自己的思维轨迹的可能。
平时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常常首先会想出几个主要的、关键的思考方向,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笔记,就只能一个一个展开思考,结果展开思考了一个,却忘掉了第二点是什么了。如果记了笔记,就能先一二三地罗列出思考的关键方向,然后逐一展开。思考任何一个分支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但一时间没有剩余的思维去细想的话,就先用关键字记在一旁,一会儿回头再仔细思考。重新启动大脑,书写就起了缓存思维的作用。
在书写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自笔端流淌出的信息上,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它的记忆,也就省去了费尽心力去背诵的过程。而且一边书写,你还能一边将空出来的思维精力对自己写下的信息进行反刍,因为这行黑底白字会不断主动地通过视觉刺激来提醒你它的存在,你不去思考都不行。而如果不用纸笔,仅用大脑,是否很难在思考一个问题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呢?
(二)书写除了让我们可以和自己的思想对话,也有助于我们与别人的交流。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思维都有自己察觉不到的盲点。我们对人类思维的特点了解越多,就越会意识到与人讨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盲点不一样,你的盲点可以在别人那里得到补充,别人的盲点也可以被你纠正。此外,我们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缺口一般是很难察觉的,那就不如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让别人来帮我们发现,毕竟,讨论是最好的反思。
(三)书写能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因为文字本身也是会思考的。
当我们需要把一个东西的原理写成条理清晰的文字时,这就要求我们梳理思考的脉络。在没有付诸笔端的时候,思想在脑海中的存在形式往往较为模糊、抽象,想要书写出来就必须使用文字符号。文字其实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计算语言学上称为“语义网络”。同一个概念,在大脑中模糊的感觉,和明确地表达成某个特定的词语,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你会因为用了某个特定的词语从而想到另一个词语,写着就会发现一些词语就像本身有灵性一样,将其他的词语都带出来了,新的内容源源不断冒出来,就像我们的笔自己也会思考一样。
写博客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书写自己的思想是一件容易产生 “心流体验”的事情。在书写的时候,大脑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一切不愉快的情绪、烦躁感都会逐渐消退,你的眼中和脑中都只剩下一行行正在写下的文字。“心流体验”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特别是在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时。比如,对于爱画画的人来说,全神贯注地让自己浸泡在色彩和线条的海洋里是一件最美妙不过的事。在一笔一笔将大脑中的形象勾勒出来的过程中,四周的人声渐渐消散,桌子、天花板、气味甚至时间都消失了,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和眼前的画布。
我不想与我不能
已阅读
我们对良好的习惯养成和正确的时间管理都谙熟于心,那阻挠我们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究竟是什么呢?
事情开始往往是这样的:你发现自己想做某事,但你同时又迅速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做这件事或做不了这件事。“想做”与“不能做”这两个冲突的念头是难以共存的,它们如果一起存在于你的脑子里的话就会不停地折磨你。当你被折磨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你的内心就会做出一个选择,是改变“想做”还是改变“不能做”。比如你想做某个领域的专家,但开始不久后发现,自己还不擅长阅读文献、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或者你能够做到一些,但进展太慢,而且总是被各种诱惑干扰而影响总体进度。就这样,从非常想——跃跃欲试——初次受挫——不那么想,一段时间后,你开始在内心挣扎:是改变“想做”还是改变“不能做”。改变前者很简单,并且意味着不需要再有时间精力的投入。但后者很难,因为它需要你继续去完成这件事情。
于是你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想做”,选择“不想做”,而这正是问题所在。一旦心理上开始动摇,认为不那么想或者不想做一件事情时,自然就会发现一些不想做的原因。比如:其实也不是很想读博士了、博士的工作前景一般、别人没读博士,日子不也过得很滋润吗?女性读博士成本代价是不是太高了?等等。
当你说服自己不去做是因为“不能”而非“不想”后,在心理上你就不会因为自己的中途放弃而感到内疚。但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努力“去做”,是为了增加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而不是为了一个确定的成功。不要奢望努力了就绝对会成功,增加成功的概率,才是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更不要以可能的失败或自以为的“不擅长”作为不去努力的原因,因为不去努力,那就永远不会成功。无论什么事,大到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小到做好一道菜,第一步都要告诉自己,“我很想做好这件事,并且我能”。
这些简单的道理被我们一次一次忽视,并不是我们不懂。原因与这个道理本身无关,更与人们的智商无关,而跟我们善于自我保护的心理有关。在意识到这些以后,我们当然也需要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我们实现目标的“助攻”。比如:
趁着热情,把“开头难”度过。
重视知识的本质(抓住不变量):程序员的基本知识永远不会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不会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不会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不会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不会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不会过时。因此,人要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
有时间吗?总结一下最近学习的新知识或者读一本书吧。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互联网上吸取新知识。
制订简单的阅读计划。
好资料从问题开始,根据主题来查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主题。
只读经典的书。
当代女性基本都面临着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问题,今天所涉及的时间管理或许能为有这方面困扰的读者带来帮助。在开始今日内容之前,我们先模拟一段日常生活。这是一个周二的早晨,你走进办公室,照例打开工作邮箱,查看今天收到的信件。你订阅的杂志中午12:15要举行一个网络直播,届时会有你喜欢的偶像出场。孩子的老师刚刚发短信通知你,12:20学校举行运动会彩排,而你的孩子把运动鞋落在了你车里,从公司开车去给孩子送鞋至少需要一刻钟。同事发邮件告诉你12:25有张评估报表需要你签字,另外12:50—13:30要开会,老总会出席,结束后你要根据开会内容给部门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你将如何安排中午的时间?
今天中午要做的事情: 1)12:15看新一期杂志。2)12:20给孩子送运动鞋。 3)12:25给评估报表签字。4)12:50参加项目研讨会老总会在。 5)13:30后根据研讨会给员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首先将事情按照以下顺序排列:1.我必须要做,且不能耽误的事情——重要紧急的事件;2.可以让别人帮助做,但不能耽误的事情——紧急的事件;3.我必须要做,但有充足时间的事情——重要的事件;4.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件;5.重复、价值不大的事情——可以放弃的事件。
五件事情中,就工作部分而言,开研讨会显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签报表,然后是部署工作(报表的签字直接影响当天下一个任务的开展,而部署工作是和接下来一个阶段的任务有关,可以放在稍后面一点做);就生活部分而言,给孩子送鞋更重要。而送鞋和签合同的时间有冲突,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这样安排:12:00从公司出发送鞋,12:25回来签合同,12:25—12:50之间解决午饭(顺便看直播),12:50—13:30开会,13:30后,部署工作。
将事情按轻重缓急分为:a(紧急、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安排各项工作优先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时间和占用百分比。更好的习惯是能够记载实际耗用时间、每日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来分析时间运用效率,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工作。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应付意外的不确定性事件,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为意外事件留时间。
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打交道。早上闹钟把你叫醒,新的一天拉开帷幕,紧接着就是规定的上班时间。下班以后你回到家里,时间又被家务、家人朋友以及各种琐事分割。当应付完所有的事情,你躺到床上,还想打一盘手机游戏,此刻时针已经走向了凌晨。大部分人一天的生活轨迹就是如此,但其中,有些人能将所有事情处理得如鱼得水,有些人却在日复一日的劳碌中越发手忙脚乱。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非常优秀,业余爱好也玩转得风生水起。他们玩得不比我们少,看得也不比我们多,但不知为何就是比我们走得更远,明明我们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这些人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
时间当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我们对时间的管理方式则决定我们所能到达的高度。就像沙漏里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细,有的沙漏颈部粗,颈部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有重点地投放精力、有意识地进行时间管理对于我们而言至关重要。时间管理是有效地运用时间,最大程度地挖掘时间所能创造的价值。本章即围绕着时间管理的概念展开,引入了“暗时间”“心流体验”等概念,深入到思维内部的时间体系中,去探索看起来一样的时间,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流经每个人的生命。
对时间而言,我们是匆匆而过的旅人;对我们而言,时间流逝的方式决定着我们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衡量一个人真正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什么是思维时间呢?打个比方,一台计算机,在装载系统之后被搁置一边,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是系统空闲进程。运行系统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大脑也是如此,思维时间即是指大脑在运转、进行深度思考的时间。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时间,从而在实际意义上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看书、学习、工作,每天都会在大脑中留下许多新的知识,但如果没有通过思考去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记忆。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就是思维时间,也是在我们一生中占据显著比例的“暗时间”。我们每天走路、买菜、洗脸、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为什么有些人整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但是真正做好的事情却很少?这就和做事的效率有关。评估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投入不能单凭他所耗费的时间,因为实际投入的时间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我们在处理一项工作任务时,难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打开浏览器,刷一刷社交网络,十分钟后想起来还要继续工作。对大脑而言,切换任务需要热身时间,也就意味着在进入原先的工作状态前还存在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刷社交网络的时间里,关于工作的那部分神经已经被抑制了。这样看上去只给大脑放松了十分钟,实际上可能会耗费半个小时。如果我们每工作一会儿就忍不住刷上一段时间手机,那么看似四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实际投放到工作里的可能只有两个小时,甚至更少。这就导致了效率低下。
不难看出,效率和专注的程度有关。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所谓专注状态(或完全进入状态)是指当我们在处理一项任务时,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达到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作“心流体验”)。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中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或处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的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这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完全进入状态以后,又涉及另一个决定我们工作效率的概念,即思维体力,简单来讲就是我们的专注状态能保持多久,这对我们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要求。嘈杂声、杂志、零食、美容品、温度、氛围、烟瘾、联想、社交网络,都可能成为时间流逝的致命杀手。而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思考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专注、抗干扰的能力同样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方法因人而异,但都有一个前提,即管理和掌控自己的时间。
自己给任务设置Deadline,换句话讲,就是定制专属于你的进度条。同样一项任务,比起只有别人规定的截止日期高悬于头上,不如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的小任务,再给这些小任务设置Deadline,后者对于时间的管理显然要比前者要合理得多。这样分割以后,我们在整个过程消耗精力的心理感受会远低于实际值,因为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都象征着一个里程碑,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进而更有动力,激发出我们更多的生产力。与此同时,分而治之有利于将精力均匀地分布在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里,不至于让工作过多地挤压你的生活。进度条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样有帮助,在规划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时间在被切割以后,零散的供你自由发挥的空间变多了,你可以有机会反思和总结,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在接触新事物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在碰壁不同的次数之后退出。用程序员喜欢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都在For循环,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情况下Break的。有的人退出阈值高,这是能坚持的一类人,有的人退出阈值低,这类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出了。设计我们的进度条,始终从全局上把控自己的生活,还能让我们更加自信,不再轻言放弃。
许多时候,我们的放弃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害怕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进度条能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做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恐惧,也就不会被不确定感压迫到过早的退出,而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在一个领域坚持不懈地专注下去,只要是不算太不靠谱的方向,最后都能取得成功,因为专业技能的增长和投入有效的精力是成正比的。世上有很多成功有赖于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否则学校和教育就没必要存在了。
“晚上是玩游戏还是看书?”你的大脑果断给出答复:先玩一会儿游戏。理智上你当然知道要多看书学习,但情感的天平却倾斜向了玩游戏。并且你的大脑还常常会帮你找个理由搪塞自己:“玩一会儿就去看书”“劳逸结合嘛”“明天我一定用加倍的时间看书”。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哪两者博弈的最终结果?你能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吗?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里存在两个大脑:一个是理性大脑,它由进化年代较为新近的大脑皮层构成,具备自我意识、分析、计划、抽象、语言等复杂的功能;一个是原始大脑,它由进化年代较为久远的大脑区域构成,适应于远古社会,主观情绪和一些原始的需求与条件反射,如生存、繁衍、道德直觉等。这两个区域并不总是相互配合。比如,在没钱的时候情绪大脑就会用焦虑来催促你,当你赚到钱后,情绪大脑就给予你短暂的满足感,然后让你迅速适应于这种满足感,诱使你将目光投向更多的钱。尽管理智大脑可能会告诉你要懂得知足,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但情绪大脑的推动又会让你无法克制自己想要拥有更多钱的欲望。因为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里,不思进取的基因本身就会被淘汰。那么现在你是否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是在做决定的时候犹豫不决,以及明知道熬夜、花费太多时间玩手机不好却依然忍不住?
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决策判断镌刻在了天性里,而这些天性也常常让我们陷入困境。以工业革命为标准的现代文明诞生不过数百年,互联网更是短短几十年,和漫长的进化历史相比宛如沧海一粟,对于我们的大脑而言,它们刚刚适应了机械时代的思维模式,就被匆匆推进了互联网世界。情绪大脑还来不及对此做出反应,理性大脑的声音又总是被情绪淹没,前者的进化年代早在几十万年之前,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电脑、虚拟世界、虚拟货币这些东西,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就像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原始人。VR眼镜里的老虎和蛇都是假的,我们还是会条件反射地感到恐惧。每天都有那么多交通事故发生,但还是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要知道,从蒸汽汽车出现到现在,时间也才不过过去两百多年。
我们的大脑符合用进废退的原理,越经常使用的区域会越来越强大。如果你总是情绪用事,不假思索,那么这种思维习惯便会越来越强大;如果你总是理性思考,反省自己的判断,能换立场去看问题,那么这样的思维习惯逐渐也会越来越强大。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习惯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习惯中跳出来,必然要依赖于外界的力量——关于心理机制的知识,比如阅读这方面相关的书籍。清楚了大脑进化的过程和认知系统运作的原理,让我们用理性的声音去说服内心的原始人。
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涉及理性大脑和感性大脑的博弈。但为什么投降的一方常常是代表着我们更高认知能力的理性大脑呢?从进化角度来说,我们的情绪大脑早在远古就已经存在并且为物种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这一部分系统只能进行很简单的判断和条件反射,但它们无疑把守了对物种的持续存在而言最为基本且重要的一些功能——食物、性、自然环境中的危险、社会交互行为、道德感,等等。它们的进化年代要比理性大脑深远得多,拥有强大的权力和力量。世界在最近的5百年中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相对于上百万年的漫漫进化路来说不值一提。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整个世界完全不一样了,可情绪大脑还在掌管着我们的大脑,引导着我们做出各种跟不上时代的决策。就好比一台电脑,CPU是新的,主板却是旧的,二者无法很好地兼容,于是CPU的性能就无法完美地展现。
在知道了理性大脑有被压制的可能后,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理智上,我们倾向于认为看书是件“好”事情,游戏则常常是件“不好”的事情。但情感上,我们认为看书学习是痛苦的,玩游戏是开心的。而开心是一件好事情,痛苦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两个模块的声音完全相反,如果实在说服不了情绪大脑,那么自制就变成了自我逼迫。但如果你能矫正对游戏的错误认知,承认对于游戏的热爱其实是完全正常的,玩游戏是为了获得群体认同感和成就感,对它们的追求早在几十万年以前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上,那么你就完全无须自责,要知道,你在和天性作对抗,悬殊明了。
我们的理性大脑能够认识到虚拟世界中的成就往往并不能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成就(电子竞技除外),但我们的原始大脑却无法区分虚拟和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会经受不住诱惑,
“每个人心中都一座肖申克。”这句话出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是一个监狱的名字,我们心中的肖申克则是无形中将我们禁锢的东西。
(一)惰性
出于厌恶危险和天然的惰性,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寻找成功的前辈、询问身边的朋友,让有经验的人替自己做决定。而事物的复杂多样性和每个人的独特性注定了一个人的成功很难在另一个人身上复制。同样一件事的问题,张三用自己的处理方式或许可以解决,而李四把张三的方法完全照搬过来就可能完全行不通。原因在于每个人能力大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度都不一样,看似同样的问题和处理方式,每个人的切入口可能并不一样,更何况所有的成功多少都具有偶然性,这又被叫作“知识经验跨境转移失败”。摆脱这样的境地,就要求我们摒弃侥幸心理,事必躬亲。亲自参与和体验,从无到有地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即使失败也没什么关系,别人能告诉你怎么做,但为什么需要自己去领悟。失败中揭露的信息有时候甚至比成功事件中的信息多,并且失败的糟糕记忆能让我们更理性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反思与总结。我们需要负性事件来学习,因为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地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结果永远不该被摆在第一位,从长远上看,好的过程总体上会导致更好的结果。
(二)偏见
还有一样东西总是在给我们设置陷阱,让我们深陷其中却毫无知觉,完全规避它几乎不太可能,它是我们在享受大脑带给我们无限福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的风险漏洞。它就是“偏见”,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歧视和不公正对待,这里所指的偏见是一种先验假定的结果。通常来说,理性主义者相信存在“先验知识”,这些知识是大脑在长期进化演变中为我们筛选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当我们在面对外部世界复杂纷乱的信息时,这些“先验知识”会帮我们从中迅速找出最靠谱的那一个,也就是最符合我们一般想象和逻辑框架的那个,并自动忽略掉其余会导致歧义的信息。这确实为我们成功生存到现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有时也难免让我们走入思维的怪圈。比如一件事情明明呈现出多种信息(每样都会导向不一样的结果),我们的大脑就会根据过去的经验为我们挑出最符合常理的,并把事情往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
如果太抽象的话,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帮助理解这段话。眼睛有时候会欺骗我们,例如三维图片明明有很多种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下意识地锁定其中一种而不再延伸?大部分人都去过Ames Room,它就是最出名的视觉陷阱案例之一。
第一眼看到这幅图,你会不会以为这个房间里站着一个巨人与一个侏儒?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是同一个人。由于我们的大脑假设屋子的框架和窗户的框架是平行的,从而会将视觉上平行的窗户看作是与我们相对平行放置的,而将视觉上扭曲(一头宽一头窄)的窗户看作与我们相对垂直放置(近大远小)。由于“内建”的假设,我们的大脑丝毫没有想过过屋子的构造有没有其它的可能,这种假定的局限性恰恰是偏见的来源。
下面这个例子会让你更直观地感受到先验假设在我们思维中留下的偏见。单纯凭直觉推测,你觉得莉莉和丁丁两个人中,哪一个可能是护士?这个问题里只给出了很少的信息,可以有很多种答案,例如莉莉是,或丁丁是,或两人都是,或两人都不是。但当看到莉莉和丁丁这两个名字时,你能保证自己不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自动进行性别分类吗?在我们的先验假定中,莉莉是个女性化的名字,护士也大多由女性担任,所以莉莉更可能是护士。事实上,无论是“莉莉是个女性化的名字”还是“护士大多是女性”,都是偏见。一旦认知有了偏见,人们就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立场,并选择性地关注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暴力事件会屡见不鲜。
逃出我们的“肖申克”,要承认认知的局限,并学会从对立面去思考问题。并且,改变既有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因为学习与反思,是人类最强大的能力。
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仪器,然而某种程度上,人的大脑也是一个愚蠢的器官。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工具箱,在工具箱里装着许多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工具,要正确利用这些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先去了解它们。我们的思维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陷阱,当你手拿一把锤子时,所有东西看上去都会像钉子。当你脑中已经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你再碰见新的问题就总会忍不住将问题往这种思路上靠,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黄金大锤再说,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毫无疑问,没有锤子是万万不行的,没有谁会傻到徒手钉钉子,重点是选择合适你的工具。任何工具都有其适用范畴和前提,我们使用的时候不能将其泛化成万能钥匙。然而,由于我们在学习工具的时候投入了很多的时间,理所当然地会在情绪上面对工具产生强烈的感情:既然投入了时间精力,当然内心希望能够用上这些工具,所以就容易忘掉其适用前提。始终别忘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寻找工具。
我们的思维有很多很多的弱点,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切高效学习的基础。很多人可能并不习惯运用工具,但它的好处,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成容易学习、可以操作的方法,让“提高思维能力”这个很玄乎的事情变得有迹可循。其中,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批判性思维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对人类语言中的各种各样的谬误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我们无法讨论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所有的事物都是真实的”),并对辩论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进行了归类。
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化里面,理性思维似乎是一直被抑制的,中国的传统文人大多是非理性思考者。所谓非理性思考,主要包括联想、类比等形式,重视经验和习惯。这些思维方式作为人类天生具有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当然有它的好处(比如来自亲朋好友的生活经验确实能帮你少走一些弯路),然而另一方面,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也导致了各种各样致命的谬误。
思维固化并非只是程序员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日常生活里我们同样会遇到,并且思维固化的发生通常是无意识的。我们总是倾向于在既有框架下去解决问题,并往往察觉不到框架的存在。就好比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在离开水之前,它永远不会知道,给予它自由与安全感的水同时也将它死死封锁着。舒适,有时候意味着停滞,有时候甚至是枷锁。当思维进入到一个舒适圈以后,趋利避害的本能(抑或称之为惰性)会让思考就此停止,我们便开始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难以创新,还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思维固化不仅体现在遇到问题需要做决策的时候,所有有关贴标签、表述刻板印象的行为都是思维固化的表现。刻板印象是一个心理学学术语,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体给旁人的观感。例如“四川人都爱吃辣”“程序员都很宅”以及“男性要以事业为重,而女性要以家庭为重”等都是常见的刻板印象,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偏见正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少人在看到女性被性侵的第一反应是“女性着装不宜暴露”,而忽略了真正该关注的问题。
《郑人买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尺码,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这当然是思维极端固化的表现。但反观生活里,我们真的做到了不被经验和“套路”困住,不让思维成为牢笼吗?
在意识到思维有可能存在的枷锁以后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要弄清楚思维固化的原因。
视野的狭隘是思维固化最主要原因之一。一个程序员越是熟悉一门语言,越是容易为这门语言所累。因为这门语言的特性对他来说就是鱼的水、木工的锤子。一遇到问题,他们的脑子里首先就会闪出若干语言特性和既有方案。一定程度上,过去经验的累积和尝过的甜头会使目光变得短浅,从而放弃对事物的深入探索。对程序员而言,避免被一门语言束缚的最佳办法就是“学习其他语言”。对我们而言,就是不断更新知识库、保持学习的状态,拓宽眼界。
此外,思考的浅尝辄止也会导致思维的固化。C++中存在着无数的惯用法和技巧,无数的理论书籍将它们鼓吹得精妙无比。而被称为“C++之父”的比雅尼(Bjarne Stroustrup)在面对“学习和使用C++的第一原则分别是什么”时,却做了如下回复:“关注基本概念和技术而非C++的语言细节,将设计理念直接映射为C++中的类和模板。”比雅尼其实是在告诫程序员们,关注语言本身而非技巧,脱离模式去思考而非被模式限制。不是程序员的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应该将所谓的技巧和法则消除,去关注事物的内部原理。掌握了原理才真正拥有了核心思想,可以创造新的法则,将认识停留在事物的表层只是触碰到了问题的肌理,真正的内核还在远方。
比如,随着时代发展,男女平等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女性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不能接受教育,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还不能出门。如今女性不仅可以接受教育,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各行各业里,表现毫不逊色于男性。很多人将这一现象归因于思想观念的突破,社会不再歧视女性、给予了女性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可原因真的只是观念的突破吗?那为什么数千年间都没有突破和改变呢?当我们深入分析原因时,会发现女性地位的提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尤其在避孕和怀孕生产方面。千百年来女性的社会责任就是生产和繁衍。教育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可是女性面临着怀孕生产的可能,并且过去生产的死亡率极高,这才是导致社会不愿意将教育和工作资源倾斜给女性的根本原因,女性自然而然就长期处于弱势群体。如果不能看到这一点,单纯将男女平等的现状视为观念变化的产物,尽管也有思考,但只停留在了表层,同样意味着思维固化的开始。
清楚了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方法,而思维固化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指称一种思维形态,它被描述为是抓住问题要领、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的一种思维方式。反思一下我们过去接受的教育,在无数次做题和考试中,我们基本只学会了“接受知识”,这个前提也就是默认所有知识是正确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扮演了信息接受者(Information Receiver)的角色。而我们的教育里基本上又没有“逻辑思维、深度阅读”这方面的系统训练,所以说到思辨和说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能演变成吵架和哭天抹泪。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包括官方媒体、微博、朋友圈,很多都是垃圾信息。绝大多数人活在垃圾信息堆中而未发觉。学会运用逻辑和理性去辨别什么信息是垃圾信息,发现这些信息里的“逻辑谬误”(Logical Fallacy),不再不假思索地接受媒体、权威、他人带给你的信息,这个过程其实已经开启了批判性思维。
现在,从你的舒适圈跳出去。保持思考,保持阅读。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首先,不懈质疑,不论对别人的观点、还是自己的观点,都要有质疑的意识。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对复杂的问题有好奇心和耐心。但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也不是陷入怀疑主义,什么都不相信了。质疑是为了更好地相信。
其次,听取多元意见,意识到很多问题是复杂的。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不同角度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感兴趣,而不只是想着要怎么说服别人。不要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最优越的,但这也绝不是一定要全盘接纳别人的意见。
最后,理性判断。理性,就是不被感情操纵,能经过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做出明智的判断。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决策、解决问题、采取行动。这听起来可能简单,但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和各种信息,能迅速、敏锐地识别出是不是存在非黑即白的谬误,有效质疑,并找到解决方案,这一过程,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
有多少条捷径,就有多少条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