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遇到这样的一些人:
一个“万事通”的同事,一个过分挑剔的上司,一个吃不得一点亏的下属,一个漠不关心的配偶,一个不听话的小孩,一个牢骚满腹的朋友,一个服务不到位的服务生,一个老跟自己过不去的亲戚……
常常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语:
“我喜欢这份工作,但我的老板要把我逼疯!”
“当他老是……我真恨得牙痒痒!”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是要把我气死吗?”
常常从我们自己身上看到:
我们不高兴,充满戒备,感到受到伤害或气得发疯,情绪不受控制,象一个提线木偶,让那些人或事牵着鼻子走。
当今的世界很疯狂,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困难很多,压力很大,开心的事情很少很少。那么我们是否就一定非要背负着沉重的情绪大山,把自己折腾成提线木偶,让别的人或事操纵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呢?
并不是非如此不可!!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告诉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它没有高深晦涩的理论,没有让人泪流满面的心理剧,也不提供肤浅的积极思维的速成品。它包含一套具体的技巧,教我们在被人或事操纵情绪时,如何用更佳之选来应对。这个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能大幅度降低压力水平,能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阳光、有为。既能让我们享受生活,又能让我们颇有成效地工作,我们情绪的主人是我们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他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美国和加拿大的心理学界曾经评选过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排行榜,我们熟知的弗洛伊德排名第三,排名第二的就是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
埃利斯的主要成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英文缩写是而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奠定了基础。这套理论和疗法是包括中国在内得很多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程,他一生都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他的情绪疗法帮助很多人走出了情绪困扰。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吧。”】
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都很困惑,为什么遇到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产生出了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当然,可以从个性、环境、心态等各方面去做分析,但却没挖掘出根本原因。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的人,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更想找到能够达成的方法。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帮助到了我。原文P12-15
────────────────────────────────────────────
诱因ABC’s
首先谈谈“A’s”。代表我们日常遇见的具体的人或事(诱发性事件),这些人或事能刺激到我们。诱发性事件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重大危机,如洪水、饥荒、残病或蝗灾。一类会让我们六神无主,是一些日常的烦心事、无可奈何的感觉、担心、麻烦、决定和难相处的人。
再来谈谈“C’s”。代表两件事:在A处发生的具体情形里,你的感受和你的行为。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为的产生。你的感觉方式强烈地、大大地影响到你的行为方式。
什么东西导致感受的产生呢?是什么一开始就导致我们过度焦虑、生气、抑郁或愧疚呢?这就是令大部分人犯下不可思议的错误的地方:他们相信A’s(诱因)导致C’s(感受和行为)。这不是真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B’s导致了C’s的发生。B’s跟A’s相互作用,成了C’s的主要导火线。B’s才是杀手!如果我们将其放任自流,它们就会真的成为杀手B’s。
这就是B’s。因此,什么是B’s?当我们在A处遭遇困境或遇到跟我们过不去的人时,最终在C处情感爆发或做出过激行为之前,我们在B处会做什么?我们在B处所作所为要描述起来,不乏辞藻:我们做出选择、感知、决定、分析、判断、审时度势、评价、想象等反应——所有这些辞藻都可以放在一个红色标题下面,呈伞状排列:我们在思考!我们对具体的人或事的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在C处做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被A’s牵着鼻子走。
────────────────────────────────────────────
我对诱因ABC原则的理解:
1、A是什么?A是诱因,是一系列出了错的事件,或者惹着你的某个人。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情绪失常,总是在某种刺激下才会有失控的时候。比如:不熟悉讲稿马上要上台演讲;工作中不断的差错;飞机晚点;儿子早晨不起床,上学快要迟到了;老公对你不再那么好了等等都有可能是惹毛你的具体事件。
2、C是什么?C 是在A的影响下,你的感觉和你的行为。
比如:不熟悉讲稿就上台演讲,当着这么多人讲话会紧张害怕。工作中不断的差错,让人无精打采,没有激情。飞机晚点,让人焦虑不安。儿子早晨不起床,但上学快要迟到了,让人快要气疯了,准备暴揍一顿不听话的儿子。老公对你不再那么好了,让你感觉懊恼、失落。
你以为A是直接导致C的原因吗?错了。用前面的案例做做分析:
A(诱因):碰到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
C(感受和行为):一个人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另一个人可能忧心忡忡,思虑重重,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感受、行为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
3、B是什么?B是我们对A事件或人的思考方式,结果作用于C,导致C处的你的感受与行为。还是上面的列子,两个人的想法不同所导致的感受和行为就不同。
这样大家是否明白了?不是A这件事,一定会产生C的结果,A本身不会导致C,而是B的思维模式导致了C,A只是诱因。导致C的不是A,是B。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同样一个事件,由于个体对该事件的认知、解释和评价不同,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情绪反应。事件与情绪并非直接相关,而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因素起作用,也就是当事人对事件的想法和看法。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
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或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来调节情绪,从而避免消极情绪和不良后果的产生。
我们试着做几个练习,来看看转换看法后,是否可以抵抗和降低消极情绪。
人总有不顺心的时候,生活中各种压力会不同程度的向你袭来,这时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了。不是生活给了你喜怒哀乐,而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仅仅只需要转换一下想法,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我们就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别的人或事所左右的牵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