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老了,头发白了
小时候,我渴望着知识、渴望得到一支金钥匙,开启未知世界的大门。世界对我而言瑰丽雄奇,充满着幻想,直到有一天我触碰到她坚硬的围墙。我如同鱼缸里的金鱼,当长大之后,就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在一个狭小世界里,边界是透明的,但异常坚硬,不可摧毁。于是我只能游弋在这狭小世界中,忘记越过边界,并说服自己安然处之。
不是每只井底之蛙都有机会去看海的。其实,看到大海的青蛙会惧怕,因为浩瀚的大海没有边界、没有章法、肆意自然,如同生命原初的样子。一只习惯枯井的青蛙甚至害怕离开这口井,因为边界成了它的身份,让它感到安全。一个有规则的世界看起来仿佛比无规则的要好。规则多了、复杂了、严了,反而让人觉得遵守规则后自己就没有麻烦。麻烦一直都有,问题一直都有,遵守规则、循规蹈矩,也并不能让我们免于祸患。事实上,人生很多时候都很无奈,无论遵守规则,或是没有遵守。人生在世的悲哀在于,谁也无法逃脱规律,即使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面对衰老和死亡还是不堪一击。老、病、死是人类无法解脱的痛苦,只能靠各种宗教或超越的力量冲淡它们。
父母在慢慢老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无论年轻时他们注意保养或是没有,他们的身体都被疾病和衰老慢慢侵蚀着。开始我们以为他们只是累了、消沉了、健忘了,后来才发现他们不过是老了。折磨他们的开始是一些偶发的疾病,后面便是长期的慢性疾病。疾病和衰老仿佛附骨之蛆,侵蚀着他们的健康和精神,也摧毁着希望。也有一些坚强的老人身体健康,年纪一大把还在辛勤劳作,但侵蚀他们的又是另一种病:孤独。孤独也许不算疾病,只是一种心理状态,但别忘了人本是群居的动物。对老人来说,孤独不但是最可怕的敌人,也是最残忍的剥夺。它剥夺的是人残存的尊严,在这一点上,疾病也如是。每一次寒冷,每一个黑夜,都对老人是残酷的考验。因为,支撑他们熬下去的力量不多了,也所剩无几了。
活着是一个人不必言说的心愿。它的意义不证自明。活着又可能意义复杂,因为越是思考它越是陷入迷惘。有时我想:也许活着是为了明天?可明天还有明天,人生难道是个一直旋转的陀螺,而死亡才能把它终结?如果这样,那死亡就不再是件坏事。也许明天和今天一样枯燥乏味,乏善可陈,但明天总会到来似乎又给我们一点力量,好像总会有什么不同,总会发生些什么,让我们期待,又让我们兴奋。明天像是块大人藏在盒子里的糖,但又不许我们马上打开盒子,所以我们只能期待。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他已经足够幸运,因为很多不幸已经绕他而走,他可以享受平凡生活的乐趣。比如,他可以在春天带着全家人即兴远足,夏天在满是绿荫的长椅上打盹;在秋天可以观赏缤纷多彩的树叶和远飞的大雁,冬天又在纷纷落雪中忍着困意看一本长的看不到头的小说。这些普通的事年复一年,而他并不会对此厌倦。
而对于一个不安的灵魂来说,他的生活没有如此安逸。面对困顿,他不停地问生活为何是这样,为何有如此多的缺憾,又为何有这么多无法避免的不幸?他永远也不会有答案,因为春生秋落的树叶不会说话,天晴后留着残雪的道路不会说,城市古老的城墙和城墙上咕咕叫的鸽子不会说,任何人也不会说。这个答案只在他心里,有一天他想明白的时候,这个答案就会出现。我试着猜测一下,答案可能是这样:尽管对有些人来讲世事无常,但每个人的所得并不会相差很多。对于愚昧的,他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诸多不满;对于聪明的,他也不会对自己的智慧甘之如饴。生活赐给每个人的烦恼大致差不多,而疾病和衰老是每个人的归宿,因此这痛苦既然分担的人多,尽管每人所分到的比例不同,但大致感受是一致的,人人之间的感受也是相通的。面对衰老和死亡我们感到惧怕,神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的本意就是让我们惧怕且敬畏死亡与终结。如果有人不惧怕,反而出乎他的意料,因此他也有特别的礼物馈赠给他们。永生和不朽都是迷梦,生命仅有一次,因此它特别珍贵。
对一个人来说,尽管他的心可以飞到世界各地,甚至想象另一个世界如何美丽,但他的肉体永远脆弱。这是神给我们的限制,以防人过度自大,因为自己无所不能。既然肉身不能被超越,我们至少可以坚强、豁达,忘了自己会老、会死、会化在泥土里。我们的灵魂呢?没人知道他的去向。也许它是清晨一缕草地上的阳光,也许它是秋日一丝蒙蒙的细雨。没人知道它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