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主任在群里发了一则好消息:由于不断有我校的老师辞职或要求调出,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重视,今天下午县政府派人来调查情况,对班主任费和其他早昨自习等提高待遇等问题有待提高。同时也会加大考核中老师们成绩和工作量的奖励差距。(原文照搬,没做任何文字调整)
这是好消息吗?
说实话,我对这个学校的感情很深,我在这所学校读了初中读了高中,大学毕业后又回到这所学校任教。尽管也有过离开的想法,可离开的机会真的来了,却又最终放弃了,我曾很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这份工作的对这所学校也是充满感情的,我也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所学校更好。可是,工作二十多年后,我对这所学校却生出了太多的失望。
一
工作强度可以说越来越大,待遇却是越来越低。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周末只周六上午上课,一周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学生大多走读,只乡下路远的学生住校,老师中午晚上都不用值班。当时我的工资是293.5元,自习费是每节1元,钱虽不多,可是发放很及时,一月一结算。后来有一段时间,学校有几科老师紧张,有的老师就需多上一个班的课,超出正常工作量的部分,一节课十元钱,也是一月一结算。大家工作也都很认真,尽管是个小县城,可我们学校也培养出过清华南开等名校的学生。
应该是从2000年起,学校规模大了,学生人数多了,开始要求全体学生住校,这时候就开始安排老师值班,自习依然是原来的标准。不过发放还是相当及时的。
可是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小城房价已升至均价6000,有的楼盘甚至7000以上了,而我们的自习费依然是每晚5元,也就是说从19点到22点三个小时的报酬是5元钱,并且是一学期结算一次。而平时都是一月休一个周末,五一、十一等法定节日,除非是与我们的放假周期赶在一起,否则是不会放的,而这期间上课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更没有所谓的百分之三百的说法。再有就是自从有了绩效后,班主任费都是从老师们的绩效中扣除,相当于三个老师拿钱出一份班主任费。这样一年下来,我们学校没有担任班主任的老师要比其他学校同样工作量的老师少1000元左右。
二
作为老师,职称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结。
学校老师多,可是每年的指标却很少,于是各种排队。比如,有一年要求必须有在偏远乡镇支教的经历。像我毕业前后几年时间里,县里规定,只有本科学历才可以留在县城,专科则需交3万元。在90年代中期能拿出3万元的家庭并不多,于是那几年的专科生就都去了乡中,之后又都想办法调到了县城,结果评职称时,像我这样大学毕业直接留县中的反而没了资格,而有在乡中工作经历的人却顺理成章地评了职称。没办法,只好去支边。结果奔波一年后,支边又不作要求了。而我们因去支教没有原学校的教学成绩又排在了没去支边的老师后面,最终又拖了两年才算过去。再如,又要求有政府性奖励,于是每年的教师节的评优成了“明争暗斗”,县级的优秀还有个公示,省市级的就只有教师节有通报出来后才知道“花落谁家”了。
这几年县里成立了教育基金,其中专门设了高考特别奖,每年三万,每次十人左右,专用于奖励在高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励老师们全力工作,可是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连续得奖,有的老师无缘奖项,更令人称奇的是,教同一班级的六个老师有五个被评为“特别贡献奖”,只有一个老师,且是语文老师没评上。而语文学科无论是从课时上还是高考分数设置上比综合类的任一课都要高出许多。教学成绩本是一个团队的协作结果,可是却成就了一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且评奖标准常常因人而调整。有一年,学校曾在高考前40天全年级老师学生大调整大分班,理由很是冠冕堂皇——为了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为让某人够工作量。结果,大分班后,老师学生彼此不适应不了解,等彼此熟悉,高考也就来了。那年的高考情况可想而知,但一点不妨碍一些人得高考特别奖。
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有一定的稳定型,应该以促进学校长期高校发展为目标,可是我们学校的这种因人而宜,因事而变的做法着实让人无语无奈。
三
因了种种原因,近几年优质学生大量外流,留下的学生稍好些的大多是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而大多的学生是成绩较差的,三年下来,尽管也考出一些学生,但不得不说与以往相比差了太多。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机制,于是有些无缘各种奖项的老师开始“出走”。有的去了北京的教辅机构,有的去了南方的私立学校,而走出的老师有的成了奥赛的金牌辅导,有的成了衡水牛校的学科骨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总是被拿来形容老师,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这句话。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确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每一个选择了做老师的人也都会把“传道受业解惑”当作自己的使命,但老师也是社会中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他们也需要有好的生活,可是他们却常常被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被各种要求。现在觉得老师当的前所未有得累。
看到一句话:教书就是一场盛大的暗恋,拼尽全力只感动了自己。
深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