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发了一个帖子,讲一个民用设计院的设计师,被房地产商虐的故事,建筑因为舒适、美等等因素,太多因素都是关于感受,不像结构、设备专业,可以通过计算用数据支撑,设计结果不支持就是不支持,而建筑的美和感受,千人千面,各有所好,无法用数据说话,所以提供设计产品的过程更多的是被虐的段子。
记得十二年前,有一所民办学校的老板找我们做设计,他本人是一名文质彬彬的教授,完成了教学楼等校区的设计之后,轮到了最小的部分,校门和围墙,他希望这所民办中学的大门,要体现稳重、大气又不保守的风格。
我和我的同事反反复复做了十几个方案,他也前后来了三四次看我们的方案,始终不满意。记得还是第二次,他来我们单位,我们的几个方案他一枪毙之后,他要我去找我们的主管领导,既是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又是我们的主创设计师,负责人对我们的表现很不满意,说一个小小的大门居然还没搞定,听他这样说,我很惭愧,到了我们的桌边,负责人看了看我们的方案,觉得也还好啊,就跟业主聊,哪个觉得还行,哪里觉得不太好,然后开始动手改方案,反复改了几个方案,业主始终在摇头,最后负责人找了个理由丢下方案走了。当时我的心里有些小窃喜,我们也还不是太无能。
经过这次,业主也认同了这个小小的门面是最难的部分,这一事实。也就耐下性子看我们的方案,不再认为我们偷懒了。业主最后一次来看方案时,我把我认为最好的一个方案给他看,是一个偏古典的大门加上半封闭的围墙,他觉得大门够端庄典雅但不够现代和朝气,围墙因为顶部有横梁,会显得校园太封闭,怕院子里的空间因此显得狭小。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即便做全镂空围栏,场地狭小已成事实,相反利用这样半封闭的围墙,和旁边轻古典风格的教学楼,夹成的长长的通道,正好可以发挥古典细腻的优势,学生们通过长长的通道上下学,在围墙透过的斑驳光影里,感受到学校那份文化氛围和高品质的严谨......我兴奋的描述着那种景象,甚至忘了自己都说了些什么,等回过神来才发现,业主两眼放光的看着我,说:“彭工,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设计师!”
之后,他回去思考了几天,最终采用了我和同事的折衷方案开始施工图设计,但就在施工图开始了几天之后,他抱歉的通知我,他还是决定不用我们的方案,因为他为了这个学校大门,跑了国内很多学校去看,他很欣赏一所大学的大门,在他心目中,那就是几年前苹果手机问世的感觉,再三考虑,他宁可选择做一个山寨版的,更加符合他的期望,对于这个决定,我能够理解,他当时描述的要求,那个大门全都符合,而我们的方案最终没能超越,如果撇开他的预期,他觉得我们最后的方案已经是所有版次里最好的了,但那依然不是他想要的“苹果”。
所以即便是业主了解自己的目标时,我们是否有能力做到,甚至超越,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