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解读文本的抓手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标点符号为抓手,深入地领悟作者在文字中所表达的真实情感,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现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二单元中的三篇文章为例,谈一下如何以标点符号为抓手解读文本。
《芦花荡》——标点流露出柔情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芦花荡》这篇小说中老头子的典型性格。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学生提供了上面的文字依据,认为这儿很能体现老头子过于自信的性格。于是有了下面的课堂对话:
师:找出上文中也含有“不怕”的句子,比较分析这些句子整体上除了体现老头子自信外,还流露出别的什么情感?
生迅速找出: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生:还体现出老头子对小女孩子的喜爱和对他们的安慰。
师:如果作者只想表现老头子的自信,在“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这句中不删内容,只改标点符号,怎么改?
生:“不怕”后面换成逗号,和“他打不着我们”组成完整的一句话,后面是强调的重点。
生:“不怕”后面换成感叹号进行强调以体现老头子特别自信。
师:老头子连二菱的话都没听见,而且是“拼命”地推船,可以想见当时的形势多么危急,他内心有多紧张,但他却用“柔和”的语气说“不怕”,后面的这个句号,足见老头子说话时给人感觉是多么的从容镇定。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老头子更多的是想安慰两个女孩子,后一句“他打不着我们!”在体现他一贯自信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安慰两个惊恐的孩子?
《亲爱的爸爸妈妈》——标点的缺失揭示形式的危急险恶
师:《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部分作者罗列遇难者临终遗言结尾,除第二张小字条外,其它几张字条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没标点符号!
师:不停顿,不喘气读一两句试试,有什么感觉?
生:(读,上气不接下气。)呼吸紧促,感觉很紧张,很难受。
师:是他们不会用标点符号吗?为什么不写呢?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不是不会。在生死关头,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他们已没有时间再写标点符号,他们只想表达对亲人赤裸裸的爱和赤裸裸的心愿。这样更体现了屠杀者的惨无人道。
《台阶》——标点揭示行文思路,体现人物感情。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
(6)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的话)
…………
(32)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授课之初,先让学生默读写在小黑板上的从文章中抽出来的这三个句子构成的独立段,提问:根据这三句话及后面的标点符号推测作者在后文会用什么语气写哪方面内容?
学生在讨论中不乏与作者在行文思路的某些方面不谋而合者。结合文字内容与这三句的标点符号,由争鸣到共鸣对文字进行了如下的解读:
文章开篇第(1)段是一个隐含着强烈渴望的句子,却是以句号结尾,可以想见儿子犹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下文从不同的角度静态陈述介绍台阶低便是明证。而第(6)段“我们家的台阶低!”以父亲的话单独成段,且用了一个叹号来表达其强烈的感情。所以在交代了台阶的象征意义之后,即开始动态地呈现父亲在内心渴盼受尊重的驱使下,如何连年累月、夜以继日地为造高台阶的新屋备料而进行大半辈子的辛苦劳作。父亲所有的动力,都来源于这个感叹号所表达出来的内心需求的呼喊。
时间推移,高台阶的新屋建成;空间转换,父亲坐上了高台阶。而父亲的身体,积劳成疾;父亲的精神,“若有所失”。面对年老体衰的父亲,本应是“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感慨语气的一句设问,却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一种平静的语气陈述出来,一个逗号,一个句号,让人在表面的平静中感受到儿子内心的激流暗涌,感觉到儿子内心的凄凉忧伤,给读者以更多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