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是住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即使每个月放假一两天,我也是去大姨家,因为爸妈那时候在另外的城市。每年和他们见面的时间也不是很多。高二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和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在回来的路上远远地看到有个人站在风中,天空还下着下雪。
她个头不高,胖胖的,穿一件皮大衣。紧紧的裹在身上,因为风很大,她把皮衣的帽子戴在头上。背对着我跑来的方向,一个个搜索着过往的学生。
我吃饭习惯一个人,而且总是跑着来回。当视野中出现这个形象时,第一感觉和妈妈好像。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妈妈很少在这个时候回来,即使回来学校是封闭式的,也很难进来。
打消了是妈妈的念头后就继续往前跑。等快要走过时突然听到妈妈喊我的名字,我停下了脚步,楞了一会,还是妈妈先开口说,“你怎么傻了,我在这儿等你很久了,去教室你同学说你去吃饭了,我怕错过你,就在你去食堂的路上等你。”
“妈,你怎么现在回来了?在这儿那么冷,我们去没风的地方”我边说边拉着妈妈去走廊下。妈妈从怀中掏出热的烧饼夹肉,说“傻闺女,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怎么过的?是不是忘了?还热着呢赶紧吃”。
我当时特别想哭,但忍住了。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哭是软弱的表现。
长时间不见妈妈,有好多话要说,但是晚自习快要开始了,妈妈匆匆从衣服口袋中拿出一双手套,说这是你的生日礼物,快去上自习吧。我一再追问妈妈为什么这个时候回来,她说有些事需要办。
说完妈妈让我回去,我说她先走,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直到妈妈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才发现自己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流下来。我赶紧用衣袖擦了擦。发誓要努力学习,不让妈妈失望。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妈妈生病了回来看病。本来我生日那天她不能去的,风雪天对她身体有影响,可是妈妈坚持去,因为那天是我的生日。
我们家是农村家庭,有四个孩子,为了我们四个读书爸妈努力赚钱。那时候上学还是要很多学费的,很多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我是家里面的最小的孩子,小时候妈妈陪伴我们最多,爸爸出去打工,等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妈妈才离开老家去照顾爸爸。
从小我就知道妈妈的辛苦,所以从来不会和别人比什么,除了学习。那时候我每天很努力的学习,只有一个目的,让爸妈开心。也许现在看来这种为了父母而学习的动机并不好,但这却是我那时候唯一的目的。
我们老家算是比较偏远的,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那里人的思想。都赞同读书无用论。尤其是对女孩子,觉得女孩子以后长大了是要嫁人的,没必要把钱花在她们身上。所以无论学习好坏到了初中父母就不允许读下去了。对于男孩子父母是愿意花钱让他读书的,但是因为过于宠溺,一般也不学习。
妈妈是高中毕业,爸爸年轻时候是老师。他们觉得农村的孩子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小时候不止一次听村里人和我爸妈说,让孩子读书干嘛,没什么用,还不如让他们出去打工呢。能挣不少钱。我妈当时就是笑笑,偶尔说孩子喜欢读书就让他们读。
妈妈经常让我们体验当农民的生活,经常让我们下地种玉米,收麦子,拔草。无论多辛苦都不能不干活。在歇息的时候,妈妈说,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累?你们愿意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吗?我们都摇头。妈妈就说那你们就应该好好学习,换一种生活。可以做更有用的人。
我不知道妈妈那时候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她也是一个“农村妇女”。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庭会议,决定四个人中谁继续读书,谁在家帮妈妈干活。爸爸采取抽签的方式。理由是家里面实在供不起了。当时我们四个都特别紧张,怕自己是那个抽中“不上学”的人。字条是爸爸准备的,妈妈在一边不讲话,我们四个面面相觑。
哥哥先拿了一个,没敢打开,一直握在手中,耿直的大姐也拿了一个,立马打开看了,然后快速的合上。我就猜到是什么了,然后是二姐,也拿了一个,低头看了一下,脸色就不好了,哥哥没看,看了大姐,二姐之后就笑了。我没去拿就开始观察。爸爸催促我赶紧拿起来打开。我瞥见爸爸眼中的闪过一丝笑意。
我就知道只是个阴谋。大声说,爸爸在骗我们,四个字条应该写的都是不上。爸妈这才哈哈大笑。之所以对这件事印象那么深刻是因为体会到了爸妈的用心良苦,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的机会。
看到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想起风雪中的妈妈,想起很多童年的往事。也让自己反思自己从哪里来,最初的目标是什么,不至于活得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