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义梳理
缘起:因禅茶专项心法认证,导师在在这方面做的开示,禅茶心法也是修行禅茶中对八三、正念、利他三种禅修素养的认证,因为这是法脉传承的考核标准。对三级正念禅修而言,初中高无论选择哪个禅修项目,十要素都是训练的抓手,检测的指标。其中基础要素:发心、简单有序生活、热忱。止禅:所缘、作意、专注力。观禅:觉知力、接纳、不评判、正见。
基础要素
一、发心
对发心的认识包括两个层面:1-正念的利益,即现实利益(减痛减压,提升专注力)和究竟利益(解脱生死轮回,走向生命觉醒),正念有如此殊胜利益,我为何而修正念?不同的发心会得到不同的利益,这就体现了发心的重要性。有人为了现实利益而修,这种发心属于增上善心,也有人为自己解脱而修,属小乘解脱道发心,也有希望通过正念带领无量众生走向觉醒解脱,则发的是菩提心。有了发心,是否有信心?
2-正念的信心
我对正念带来如此殊胜的利益是否有希求之心决定了我的正念的力量,也就是信心。
所以要如实认识发心,如法调整发心。
二、简朴有序的生活
修行是通过戒定慧三学来成就的,其中戒是导向觉醒和解脱修行的内容之一,也是修定与发慧的前提。而戒的特征就是过简单质朴有序清净的生活。戒清净心清净,禅修自然得力,这是正念禅修必不可少的前提。
所以,管理心念要从管理生活开始。
三、热忱
保持对禅修的热忱才能越来越法喜满满,那如何创造对禅修热忱的因缘呢?
1-认识禅修的意义:可以观察自己和周围同修践行FF后由内而外的改变,从而看到现实与究竟利益,升起渴求之心。
2-学会用心方法
用心方法正确结果一定可以达成,但不执着于结果,如果没有受益可能方法不对。
3-持续训练
学会正确的方法后需持续训练,一方面摆脱串习,一方面通过禅修培养专注力和觉知力,改变轮回的用心习惯,建立新的用心方式。
4-合理规划、渐次拓展
禅修重在质量,合理安排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其次,每日挑选两三件日常事务进行焦点训练,在拓展到其他生活环节最后让正念占据每一个当下。
5-从简单生活入手
止禅三要素
四、所缘
在禅修中必须打破散乱、昏沉、掉举,只有借助所缘才能突破重围。首先,先要有一个锚点(所缘),让心不乱跑,以此练习专注力。而在初级阶段一定要选择有利于禅修的善所缘(不引发黏着也不引发厌恶)且是固定的,到中级可以不是固定的,到高级不需要设立所缘,直接体会本心,安住本心。
五、作意
是心警觉的一种状态,它的作用是将心引向特定目标。作意心所可以很好对治散乱和昏沉,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引发专注。作意所带来的这种警觉力也是觉知力的基础,一旦觉知到昏沉掉举,心就立马能从昏沉中出来回到所缘上,以此来培养专注力。
作意和所缘是修止不可缺少的两个助缘,止的训练首先选择一个所缘安住其上,在安住中如果心跑了,提起警觉,主动作意再把心带回所缘。这也很好培养起专注力。初级禅修阶段一定要使用作意,中级要拓展觉知,因为所缘境不断变化,这需要稳定的觉知力,觉知力的基础是警觉力,所以中级中也需用好作意,让心不离觉知。高级中就需要放下警觉觉知,直接体认清明无作的本心。
六、专注力
正念禅修最主要的两种力量,一是专注力,一是觉知力。前面的六种要素都是训练专注力的心理基础、顺缘和修行方便。训练专注力的目的是让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这不仅需要所缘、作意也需要通诃五欲,祛五盖创造心灵环境。
修止,止在哪里?初级阶段止在外在所缘,目的是培养专注力,开启觉知力。中级阶段止的对象是觉知的心,目的是拓展觉知。高级阶段止的对象就是本心,目的是安住在空旷、无作清明的本心上。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在尽力、放下、建立的过程中摆脱迷惑系统,超越意识层面,最后体会本心,也是从正念到无念的完整心路历程。
专注力是为了修止,修止是为了得定,止禅有九住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为寂静、专注一境、等持),在第七住时就可以满足观禅对定的要求。
各个教派对止禅和观禅的要求不尽相同,但目前大众修止不容易,我们在训练专注力的同时训练觉知力,这也是佛陀在《念经处》教示的四念处。因为觉知的心是原本具备的,只需要熟悉开发即可,力量不会丢失,而专注力是后天训练的,缘聚缘散容易退失。所以正念风靡全球,但世间安得偏向技术层面,FF的正念是在空性见的指导下通向生命的觉醒解脱。
观禅
七、觉知力
觉知力的开发需要专注力作为基础,三级正念禅修的重点也是觉知力。觉知力在禅修中的价值:
1-通往觉性最直接的途径
2-能帮助我们跳出二元对立的世界
3-能开启内心反观自找的功用
基于以上导师提出基于觉知作为体认本心的自然过渡,建立三级正念禅修体系。直认本心很难,但是意识层面觉知的心是都可以触及的,所以导师建议先从意识层面觉知的心作为向体认本心过度的方便。
为什么要审视这颗觉知的心?有什么用?通过审视内心唤醒觉知的心,再用觉知的心去审视,念头就会空掉。这个高明之处在于先认识觉知的心,在一步步开启觉性,初级中级重点在觉知上。高级则是放下觉知。并不是没有觉知了,而是去体会内心没有造作的觉知。
八、接纳
通过正念禅修训练对各种念头、影像的接纳。无论何种念头和影像就像云彩,只要保持觉知就行,所以接纳的修习包含两个层面:认识层面的接纳——需要用ff的知见,可用八三如理分别,用缘起思维依ff智慧进行重新惹事,直到想通。更深的是觉知层面的接纳,安住在觉知中,觉知能把心带离事件和情绪,保持距离,改变以前裹挟其中的用心方法。
九、不评判
八三需要倡导评判、用好理性分别,但这需要依据正见进行如实评判。
而正念禅修倡导不评判,因为评判心就会进入分别心系统,而正念中的不评判是为了学会启用直觉,安住觉知的心。ff的修行只要就是改变用心习惯,学会用觉知就进入觉知系统,从觉知系统回归本心。
初级阶段,训练觉知阶段,不用分别,需要不评判,而是安住在觉知中。然后使用它,熟悉他,运用它,这就一步步的养成运用觉知、运用直觉的用心习惯。
十、正见
正见是来自八步三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树立正见过程中缘起思维很重要,学会用缘起思维待人处事,只有学会缘起思维才知道如何在观禅中用好正见。在觉知力稳定的时候可看到身受心法的缘起缘灭,了之一切因缘假相、生灭都是无常无我无自性空的。
所以禅修的目的不是消灭念头,而是所有念头本身就是空的,无需分别,观禅所要做的就是让心不进入种种设定、种种分别中。不带任何设定,保持正见观照,所有念头影像最终都会归于觉醒的海洋。
觉性是觉知的本质,它本身就是空旷了了明知的,修行面向两个层面,一个是面向现象,帮助我们看到二元对立的现象世界是缘起性空的。一个是面向觉性,去认识本心、体证空明不二的心。ff提供不同的空性正见,代表生命的不同层面,初级课先从无常无我正见用起先看破现象。在通过无我认识到念头生灭,通过缘生缘灭认识念头的本质是空性。
所以整体修行系统就是用八三树立正见,不断开发觉知力,加深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