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罕见的描写写作和出版的电影,《天才捕手》的出场人物不仅有名传千古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还包括三位天才作家: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托马斯·沃尔夫,这三个人全部有麦克斯一手发掘。相比前两位,最后一位作家或许听着有点陌生,但在美国文学史上,他其实声名赫赫,被福克纳评为心中“美国活着的最好的五名作家”之一。在本片中,沃尔夫由中年帅秃裘德·洛主演,和科林·费尔斯饰演的编辑麦克斯相爱相杀。
银幕内外满满的熠熠星光,从头到尾的每一帧画面,仿佛是为文学/电影双料粉丝舔屏而拍。对一名写作学习者而言,本片最大的看点,不是漫溢的基情,不是狂放的演技,而是四位文字大拿谈论如何写作。毕竟这部电影里囊括了麦克斯·珀金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托马斯·沃尔夫四位大拿,言谈机锋如刀光剑影,等于一出美国文坛的华山论剑,我等写字小辈即使昂首围观,也能受益匪浅。
跟着《天才捕手》学写作,第一条:开始写。所谓胸中纵有百万字,不写下来也是枉然。据八卦,梁左曾在饭局上打趣,肚里藏了一本红楼梦,一旦写出来就是百世流芳,但梁左一直留着不写,还转头写剧本,徒留读者遗憾。所以写作的第一规条永远是:写。电影中,菲茨杰拉德是个反例,正深深地陷入自我怀疑,身边又有精神病妻子塞尔达干扰,“连一个简单的句子都写不出来”。虽然他写出了伟大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但现在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能写100个字。与之相对的是托马斯·沃尔夫,酗酒,不羁,混乱,但一天仍然能洋洋洒洒写作5000字。他拥有澎湃的表达欲,新潮的创想,码字如潮水。
第二条,删改。《天使,望故乡》托马斯·沃尔夫写了四年,麦克斯读完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删改。我读过该书的旧译本,删改后仍嫌啰嗦。而沃尔夫的第二本书《时间和漂流》初稿长达5000页,经过麦克斯和沃尔夫两人9个月不眠不休地修改仍未完成编辑。电影主要片段即是表现他们在办公室不断争吵、删改,沃尔夫吼着“一个字也不准改”,而麦克斯吼回去“这段文字没有必要”,全书编辑了两年方才出版。惜字如金的海明威对本书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废话”。当然,每天只写100个字的菲茨杰拉德可能不需要这样的删改,他自己写作时经历了这一过程。
第三条,寻找激情。托马斯·沃尔夫的激情自不必说,他正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几近癫狂。而菲茨杰拉德那时已经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告别挥金如土的“爵士时代”,告别巴黎“流动的盛宴”,前往好莱坞谋生,卖不出一个短篇,生活丧失了激情。他的出场是在麦克斯的办公室,向他诉苦生活窘迫,只能依靠救济生存。他和沃尔夫仿佛是同一个人,各自处于才华黯淡和辉煌的时代。海明威是另外一种,永远在寻找写作激情的作家。他的出场是在海边的码头,出海打渔归来,和麦克斯聊起他去西班牙(参加第五纵队)的计划,“想再次感受一下为生活而奋斗的激情”。海明威的一生就是不断冒险,寻找激情。《天才捕手》学写作的第三条:写让你不吐不快的东西。如果没有,就去找到它。
第四,给作品取个好标题。片中,麦克斯为用一个鲜活的例子就说服了沃尔夫修改《Oh,Lost》的标题。“想象你是一位读者,在书店闲逛,眼前是玲琅满目的书籍,你看见一本名为《西卵的特马里尔乔》和一本名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书,你会买哪一本?”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如果你曾为写作殚精竭虑,为它取个好标题,别辜负你付出的劳动。
以上是《天才捕手》的写作法则,依法修行,即使成不了沃尔夫,或许也能成为阿乙。写到最后,我心中有个疑问:麦克斯·珀金斯作为图书编辑,如何能住上郊区豪宅、养活一家七口?谁来回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