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每天接触的新闻,从官方的新闻联播到中国之声,再到微信中的推送和微博中的官微发布。真切感受到何为政府何为个人,何为官方何为民间。新闻和历史之间只在时间上有所区别,及时叫新闻,过后成历史,而提前那是情报。三者雷同之处——虚假。
在“三色”这个事件上,看到一位母亲描述孩子的遭遇后,与朋友交流,有的听后直接表示主观屏蔽,有的持怀疑态度,有的说应处以极刑。我在微博上写道:“看最后是法律战胜了强权还是强权战胜了法律,老百姓要用脚投票,远离那片雾霾区”。作为看客,我不会主动寻求答案,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但是利益攸关方如何做呢?对于此事我没有发言权,更多的是臆测和猜想,用阴谋论的角度思考。但是我应该将这些不理性不科学不客观的思考写下来,印证如此之论调是否贴近事实。
在中国,当你对很多事情迷惑纳闷不理解的时候,就得改用政治思维思考,用政治手段解决,否则就是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了。近期阅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部分绿色彩虹书,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竟然还大谈特谈法治和法律、民主和自由,权力的合法性及其界限等等,好像是个玩笑。多么希望自己是那个听到事件后继续玩着“吃鸡”的那个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幸福生活也许就是这么容易。可我偏偏不!
包升刚所著的《政治学通识》里面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即“人的所有事情都与政治有关”。朋友说哲学太难,看来看去都一样。但是我想说政治更难,尤其是中国政治。不太容易找到相关的研究资料,也没人支持进行平民化研究。多数学者只是通过对1949年前的漫长中国时代的研究而映射现实中国而已,“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虽有所偏颇,但部分地说明事实。
接下来,是否应该继续沉浸在西方政治学的经典阅读之中,我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在未找到合理的方式方法之前,这项工作还得继续。阅读只是个引子,因为生活的单调乏味或者是我单调乏味的眼睛只能看到单调乏味的生活,所以只能在书籍中寻找一丝刺激思考的观点来进行批判和玩味。似乎正确与否并不重要,而是能让死脑筋不至于僵死于一处,看其他人说不一样的话,讲不一样的故事。也许我就是《白鹿原》里所描写的吃一碗酸汤饺子是一辈子梦想的那个老者。
人性的邪恶必须受到限制,但是如何限制?不知这与阅读《政府论》是否关系,可能有点关系,而这个关系涉及到一种批判的怀疑。有个朋友在一条微博中回复我说:“我理解的马克思,是个关在图书馆闭目塞听不懂人性的。他同情工人是人道主义者,出发点也是好的。只是他的剩余价值论种种,简单理想得像高斯正态分布的曲线,理想化但在经济预测中一塌糊涂。同时又是一个暴力爱好者。”我好像就是他的概念中的马克思,闭目塞听、理想化还非常暴力。
未曾妄想西方政治学给我准确答案,只是想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罢了。就像一位应该被尊重的农民工,到大城市挣取血汗钱并不证明就融入了大城市,只是体验一下大城市的样子,最终还是选择一块土地终老。还是得臣服和沉浮!
了却一生尘埃,掸去半世繁华。
从“三色”到《政府论》有多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幸抢到《跃迁》试读版,利用双休日一口气读完,整个过程有点像那头伺机而动最终顺利吞掉猎物的大蛇。“找到高价值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