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一部异想天开的烧脑片子
不得不说,《盗梦空间》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讲述的是盗梦师柯布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回到美国与孩子们团聚,带领他的特工团队与商业大亨合谋一个完美犯罪的故事。
而所谓的犯罪:就是要让一个富二代亲口说出放弃他手中的家族事业。
好一个心理犯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有植入思想这个名词的,想要往一个人脑袋植入新思想往往需要花费我们巨额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只能称之为“沟通”!又何来植入啊。所以呢,一个脑洞打开的新思维体验通过电影来实现了。
如果有机会,我还真想看看天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脑袋瓜子长得是什么样子,怎么可以构思出这样一个故事。
说句实在话,无论是他前期拍的《记忆碎片》、《盗梦空间》、还是后来的《星际穿越》,都是目前科幻片最顶级的表现。三部片子,无论谁去总结,都没有掉出烧脑片子,至少前两部没有。
根据美国IMDB网站评分显示,2011年,满分十分,《盗梦空间》被评为9.3的高分,是名符其实的烧脑片子。
烧脑,在电影中的表现,不是单纯的像做一道数学题想不出答案那么简单,而是因为它的答案太多了,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以至于你不知道哪个才是对的。
你需要做的就是:就是反复推理然后验证。
很虐心,我知道,但是验证出来了也很有成就感啊!
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推理过程中能去感受整部片子带来的逻辑冲击和对严密剧情的思考。
就像这部片子,两个很有意思的点,我还真用纸笔记下来倒推了几遍才初步确定了自己的答案。
问题一:最后旋转的陀螺到底停了没有?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柯布用来判别现实和梦境的唯一方法就是那个陀螺。在现实中,陀螺旋转到一定程度会负重倾斜;但是在梦中,只会一直地转。
而在电影的结局,最后镜头给到了一个正在旋转中的陀螺。它好像正在摇晃、越摇越慢;又好像是没有停过。让观者不禁想要去问:“他到底在现实,还是在梦中?”
一部好电影,剧情必定是承上启下的,否则不能称之为一部好电影。
所以我像一个名侦探柯南一样,疯狂的开始给这部片子找证据。
大胆假设下好了,如果柯布处于梦中,为什么他能顺利过关?为什么要有飞机上斋藤拨打电话的场景呢?为什么费舍在机场会不认得柯布?为什么还要有老去的斋藤和柯布的对话这个片段?筑梦师又为何如此坚定的说柯布会回来的话语呢?....
除了至今仍想不明白为什么外祖父会过来接机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证据指向柯布处于梦中的说法。
这样想来,我更加惊讶于这部电影的情节编排,画面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我以为我想全面了,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了另外三点支撑着我的结论:
1)在掉入Limbo和妻子团聚时,柯布已经从内心中放下了逝去的妻子,不再因为内疚而自责,他当然会回到现实;
2)在前三层梦境中,他手上一直戴着戒指,但飞机上这个戒指消失了,再次证明他已经回到了现实。
3)在之前的梦中,柯布总是没法看见孩子的正面。但这次回家后,却能和孩子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不是现实是什么?
我恍然大悟,不得不在心里写一个“服”字。这剖析的过程,确实是很有意思。
问题二:电影中到底有几层梦境?
梦中做梦,这听起来就有点离奇,更离奇的是居然被拍成了电影。毫无疑问,梦中梦的起点是在飞机上,空姐帮助所有人一同入梦。
问题就在于:接下来,到底有几层梦境?每一层又涵盖了什么?为什么有些人仍旧停留在了前一层?剧情有没有产生前后矛盾?
看到懵逼的我连续问了自己好几个问题。实质上,真正的梦境算上Limbo,一共有四层,每一层梦境都通过下坠的方式到达。
1、第一层梦境 :很直观也很容易被理解,没什么好讨论。
A、地点:从大马路——到废旧厂房(看着有点熟悉,在文中出现过很多次,这筑梦师还真有点懒)
B、造梦人:我个人认为有两个:一个是柯布(因为中途出现的火车就是他潜意识的表现);另一个是伪装者,是他以舅舅的身份潜入了费舍的记忆。
C、目的:让费舍开始思考父亲遗留下来的箱子。
2、第二层梦境:盗梦者柯布出场,这个场景进度有点快。
A、地点:在酒店进入(要理解是的是坐在在车上的只是他们第一次梦境时的状态,只是一种停留。这其中并不矛盾。)
B、造梦人:这次的梦境进入是由前哨者创造的,因为只有他停留在了酒店帮助伙伴渐入第三层梦境。
C、目的:表面上是帮助费舍解开谜团,实质上在一步步的引将他引入第三层梦境。只有从他口中真正说出,“是的,我愿意的时候。”他们才算是成功。
额,有点复杂。慢慢来,这个是我后来才想明白的逻辑关系。
3、第三层梦境:这个就很值得探究了,到底人都去了哪里?因为所有的故事转折点都在这层梦境中。
A、地点:雪地
B、造梦人:药剂师。所以读到这里可以明确的是,有两个人没有进入第三层梦境:一个是药剂师(一直停留在第一层梦境);第二个是前哨者(他停留在了第二层梦境)。
C、目的:让费舍亲手打开保险柜明确父亲想要他做的事:放弃事业!
故事的转折点就在于:药剂师的音乐提前了!而大伙都没有完成任务。而在关键的时候,斋藤死了(掉到了Limbo),而费舍被柯布妻子(妻子实质上是柯布的潜意识的辐射,就像前面第一梦境的火车一样)枪杀了!筑梦师和盗梦师为了救费舍一同掉入了第四层境界!
4、第四层梦境:所谓的Limbo境界,全剧的精华,结局的基本基调都在这层!
A、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柯布的家;一个是斋藤的会议室。
B、造梦人:很明显,就是柯布。
C、目的:很简单:a、救回费舍完成第三层次任务,回到现实。
b、找回斋藤并回到现实。
看着一层梦境的我真的很惊讶梦境的光年!现实中短短的几个小时,就看到了一个年老色衰的斋藤。如果没有这个场景,我还不能确定他们真的掉入了Limbo。不过斋藤是不是老得太过于夸张了o(╯□╰)o,导演的戏份给得太到位了吧!
但为什么说是全剧的精华?有三点:
1)全剧中隐藏的暗线:就是柯布的晚期纠结病!为了救回费舍,柯布不得不杀掉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要从内心放下映射中的她。幸运的是,在这层中,柯布终于战胜了自己的纠结病!不再迷失在Limbo,还救出了早就掉进Limbo的斋藤一同回到了现实。
2)全剧的梦境升华:明确的指出了第四层Limbo梦境!这让原计划只有三层梦境的故事多了一层吸引力。重点是:Limbo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几条街道、一片海滩、几栋房子。敢情柯布和她妻子都是Limbo的地主啊!这导演的才情也是牛逼!
3)全剧的最好结局:全员复活、无一伤亡。如果没有第四层梦境,费舍和斋藤这两个不会自杀的人估计在要Limbo待上一段日子了,筑梦师也不能及时回到现实,这个计划便宣告失败。
特别提的是:前三次的梦境是陆续进行的,但回到现实的方式分成了两种:除了斋藤和柯布是通过Limbo自杀回到现实之外;其他人都是在不同梦境同时完成任务回到现实的:分别是汽车冲入水的一刻、电梯下落的一刻和雪地人员下落的一刻。
题外话: 除了烧脑,这部剧最值得嘉奖的地方
如果没理清以上两个问题,这部剧就不能说看懂了。
当然拉!除了异想天开的剧情,它的视觉效果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不然,你以为别人奥斯卡金像奖是白拿的么?
作为一部科幻片,拍摄的技术和后期是重点。但你还得有一个创意的右大脑,不仅要别出心裁、制造不可能事件,还要随时变换新场景以防观者视觉疲劳。
我最欣赏的场景,大多是由筑梦师发起的。
强大的筑梦师,居然能神奇的把世界变成一个正方形!没错,就是正方形!车可以倒着走,人可以自动变换方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小了,家与公司几步路就搞定,买东西都变得很方便。真有这样的世界,在那里生活一天应该也很有乐趣。
再想象一下,如果电梯可以随意变换方向带你去到移动大厦的任意一个方向,你会不会觉得很方便?听起来很酷,电影中筑梦师和前哨者为我们提前演示了一遍。白色的楼梯与整个画面的配色非常协调,旋转电梯可以从中部断开,从一层升至三层,很有意思。只是,不知道未来有没有这个实现的可能呢?
又假设,你是一个地主呢?你要怎么设计你那栋别墅?神奇的柯布在虚拟的世界中待到已经老去,和妻子建立了无数的高楼大厦,每一栋都是一种设计的视觉享受。不过你说他们生命中是不是缺水哈?感情回忆靠近在海边,高楼大厦也要靠近湖边。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我们知道那都是风水房。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湖边的别墅卖得太贵了o(╯□╰)o。
建筑真是一门艺术啊,也只有像我这种懵逼的女青年才会对一些建筑那么倾慕。不过话说回来,像布达拉宫、迪拜塔、布鲁内拉斯基穹顶、罗马圆形大剧场、圣索菲亚大教堂等等这些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在有生之年也不妨去领略一下。
去不了十个,那先去一个好了,一个也是不错的呢!
PS注:图片来自百度和火星网。
END:我是简书小雨若,90后文艺小妞。
喜欢阅读、喜欢电影、喜欢一切具有正能量的东西。
相信温暖的文字可以走进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