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本来准备只看一篇文章,写一篇简单的随笔就加班的。结果在这篇文章李再次“遇见”了一位听名字十分熟悉,却从未阅读过她的作品的作家——李娟。 我说再次遇见,是时隔三天之前,也就是上周末,去图书馆借书,浏览一排一排的图书,李娟的书就是在我无意识没有目的的浏览中跳入入眼帘的。
李娟的什么书我没注意,但名字还被我默念了一声,好像这之前我很多次还“遇见”过她,和这次一样,只是觉得这位名字熟悉,至于她的书,既不排斥也没有想读的冲动,好像我们的关系还不至于亲密到我要把她带回家,陪我度过整个一周闲暇无聊的时间。我就是这样,总觉得书和人的遇见也有着某种宿命的安排,都是一种机缘巧合,不然千千万万册书中,为什么只取走这一本。
我的好奇心一旦被调起,那是要刨根寻底的。这次在别人的笔下又碰到李娟,联想到三天前的周末的“碰见”,好像上天有意安排我们认识,在一个安静没人打扰的夜晚,在一个简陋的出租屋里,在一台明亮不刺眼的台灯下,以一种“被人引荐”的方式,让我们相识。
我打开手机网页,搜索“李娟”,出现“李娟的简介”“李娟的作品”等等,就从这亮点看起,看到哪儿停到哪儿。有《九篇雪》《我的阿勒泰》,是描写自己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的散文。我喜欢散文,篇幅短,不像小说,能把人胃口吊死,反正,我看小说绝对是要一气呵成的,不然做什么都会分心,所以我从来不看电视剧,偶尔会看节目和电影。阅读也一样,真要读小说,那必是有长假或者准备好了要失眠。
看了简介选择读《九篇雪》,是想知道我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不是想羡慕别人的生活,只是也希望,学会能在狭隘的生活圈层里找到新鲜的乐趣。有时我会想,倘若这辈子都只能在一座城市生活,离不开需要被照顾的家庭,也没有能力完成远行的梦想,我是该憋屈的认命,还是转变一种生活方式,然后带着幸福的感受活下去。我也不是消极,我只是感叹,我以为我18岁能够独立,以为20岁能够远行,以为25岁能有一个谈得来的伴侣···但是,没有,这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故,我就找不到我了,好像被命运推着走,但我又不信命,只是觉得时间太短,生活又太不可预测,想到的事,今天能做,就不要等到明天。
我喜欢很多写生活经历的散文,包括刚“认识”的李娟,能把单调的生活写的充满诗意,当然也有苦难,但苦难在他们的笔下也会变得俏皮可爱无法改变充满苦楚无聊的生活,能够学会爱上它也算是生活的战术吧。我正在学习这一套“防生术”。
我时常会在别人的文章里完成无数种场景的旅行。李娟的散文中,那些或如春风拂面,或如狂风跳跃的词句,像一群奔跑在新疆阿勒泰草原上的牛羊,把我从闭塞的小城解放了出去,任我恣意驰骋,尽管感受还不完全如我所想像的美好,但已忍不住脱口而出:写的真好。
怎么个好法儿呢?就是让贫苦的生活充满了明亮的色彩,那精悍纯净的句子,的确给了我这样的感受。我会猜是生活的希望让她眼里的生活别具风情,还是因为她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条句子,才能让情感在笔下如小桥流水般据有美感,浑然天成。总之,她所经历着的、面对着的一切生活,无论是苦是甜,都如一个普通的小孩子,流着鼻涕也罢,穿的干净漂亮也罢,小孩那纯真可爱的感觉丝毫不受任何外表的影响。
方才我说只听过李娟的名字,这会,我俨然已经走近了她。而当我也写下这样一篇文字,倾诉我并不值一提的生活时,也便有人走近我,无关好坏,只因为我的文字被你反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