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肠断秣陵舟,
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
浓春艳景似残秋。
王士祯,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他的这首《秦淮杂诗(其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似水若梦的秦淮烟雨图,流露出由秦淮盛衰兴替所引发的今昔之感。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肠断”即断肠。但它不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叹,也不是“怀庆赏爵禄,毁誉非巧”的得失之忧,更不是缠绵的儿女之情。“秣陵”,指南京旧址。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写对南京的向往,实际上诗人借“肠断”二字来写秦淮河往日的繁华,写它今朝的衰败,借秦淮的兴衰来表达自己盛衰的感叹。诗人把这一切都说成是梦,在梦中河水依旧,昔日繁华,但好景不能长久,又增添了几分愁丝。诗借物“如小舟徘徊”“梦绕秦淮”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真是出神入化,有一种浪漫的情趣。
后两句以 “十日”总领,与前两句“年来”相应。这个“十日”当指诗人徜徉秦淮河上的大致时日,也是“浓春”时节的十日。“雨丝风片”语出 《牡丹亭·惊梦》: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形容细雨如丝,微风似片,这正是江南春天最为柔美的典型风光。说“雨丝风片里”,则人在“烟波画船”之中的意思也自然包括。浓春,即春意最浓的时节。烟景,指春天烟霭轻笼的艳丽风景,所谓“阳春烟景”、“烟花三月”,都离不开这个“烟”字。浓春之时,置身江南烟景之中,雨丝风片之下,本当感受到它的明媚艳丽,可是在诗人的感觉中,这浓春的秦淮烟景,竟萧条冷落得像是“残秋”。“浓春”与“残秋”,是两个对立的极端。诗人这种感觉上的强烈反差,与其说是客观的自然景物所引起的,不如说是秦淮风月繁华的衰歇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怅惘感伤在观赏景物时所投射的阴影。这里隐含着对前朝繁华旧事消逝的哀婉伤悼,也带有一丝人事沧桑变化的感伤,但表现得特别空灵蕴藉,不露痕迹。只是从总体印象着笔,丝毫不涉及具体的政治人事,仿佛只是对自然风光的一种特殊感受。但读者从中却可以联想到笼罩在秦淮风月繁华旧地的那种冷落萧条的整个氛围。它的好处就在纯从虚处着笔,空际传神。这正符合王士禛所提倡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主张。
总之,全诗读起来参差错落,前两句抒写诗人对南京多年来的向往,后两句则是写到达南京所见的自然景象,移情入境,将梦幻的情感巧妙地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出神入化,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王士禛论诗方面的显著特点——“神韵”,写情则梦绕水上楼,写景则雨丝风片,浓春烟景,闭目想来,若有若无,似乎到达高远的境界。这正如杨绳武为王所作的《神道碑》中所言:“得其象外之象,意外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