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
2008年之前,参加高考前的那段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最简单、快乐、平和的日子了。除了知道要应付语数外理综那几门考试,其他好像也没什么可以操心和顾虑的,父母、老师愿意为我们打点好一切,送给我们纯碎的“心无旁骛”。
那个时候,好像也是有焦虑的。比如,要不要谈一场恋爱?要不要逃课唱一顿K?要买最新一期的《最小说》、《萌芽》,还是狠下心放血都买?……但关于人生主线、规划神马的,我们只需要读好书、考高分、做试卷。虽说简单、重复、单调、乏味,似乎真没太多的焦虑。甚至到报志愿的时候,都有家长和老师乐此不疲地告诉你,哪所学校好,估出的分数去哪所学校比较靠谱,哪儿还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思维,又何谈“焦虑”?
(二)2011年
2011年,那年我大三。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那种感触深刻的成长,就是很清晰地意识到自身在各方面的长大与飞跃,感觉每个细胞都在经历蜕变。直到现在我还没太搞清楚,那种蜕变是二十郎当岁的年纪所必然之经历,还是在所谓的人生旅程当中,大三这一年的确该是一个转折点?
只记得那一年焦虑呈指数函数猛增。论文能不能发出来?科研课题能不能顺利结题?社团未来的发展在哪里?暑假的实习offer能不能到手?读研还是工作?还要不要继续这段异地恋?
每一个选择、每一个事件的结果都会给“未来”这个朦胧的东西造成蝴蝶效应。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按照父母给安排好的工作、给规划好的路子去生活,更多人骨子里有种倔强想要自己闯一闯,不撞南墙不回头。即便吃了亏、即便应了父母之前诅咒般的忠告、即便满腹焦虑、即便吐槽洒满朋友圈,我们依然享受着这份焦虑,更享受焦虑过后,努力伴随而来的收获与惊喜。
(三)2015年
2015年末,2016年初,求职季。应该是我这奔三的年龄焦虑达到峰值的阶段。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天然且必然的劣势,只能不断为自己加码。竞争者里有已婚已育的高学历女生,有口才气质信心都爆棚的女神,有斯坦福哥伦比亚毕业不求户口的海归……在芸芸求职者中,我几乎每天都在焦虑,到底哪家单位会喜欢我这款踏实、不张扬、只会闷头干活的典型85后呢?
与此同时,论文一遍遍被推翻重来,硕士论文从头年的10月份到次年3月份,一直难产,中间还经历了二次开题答辩、访谈无法如期进行,甚至一度觉得可能毕不了业了,要延期了。
但也正是因为求职和论文的轮番压榨,那段时间学会了心平气和,与焦虑和谐相处。
比如关于求职,我不是没有优势,那我就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然后去投那些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岗位。三百六十行,不愁找不到喜欢我这一款的。
又比如关于论文,我不能再铺天盖地地去看文献,而应该从头到尾,想清楚这篇论文我想要解决什么教育问题,需要什么样的逻辑框架。
同一时间段,只做一件事。这一个小时,我就是要分析岗位特征,按需修改自己的简历,那就绝不让论文的信息跑进脑子里,反之亦然。这需要足够的练习,需要真正是遇上事儿了,去实战!
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给予我的“焦虑训练”,可能我现在依然是一个张牙舞爪,遇事习惯性乱了阵脚的傻姑娘。
(四)2017年
2017年,工作的第一年,第一次接触研招工作,从当客服接电话回答考生的咨询,到复试笔试、面试的全程参与。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了考生的焦虑与不安。他们宁愿在考研论坛忍受同分数段人群、报考同所院校人群抛出的焦虑,也不愿安心选定1-2所接受自己调剂申请的院校好好准备复试、专心读书。
他们周旋在一所所高校赶场似的参加调剂生复试,时间、财力成本不断增加,只为找到一所愿意接收自己的学校。
亲爱的孩子们,请不要抱怨这些日子你所经历的焦虑、辛苦及不确定所带来的彻夜难眠,试着和焦虑做朋友,相信时间会给你成长,它还能看见你努力的样子和不放弃的执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感恩这段经历,感恩它给予你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