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三章: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解析: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帮学生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疏,文采虽然很可观,但他们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
读这一章,解析完后,为了对这一章的语境做了解,便于更好的理解,我查看了一下相关的历史资料。不查还好,查了之后却对这一章想表达的真实意思产生了犹疑。
很多人在解析这一章的时候,都会从孔子谈论学生的状态,以及需要给出的辅助方面去论述孔子在教育学生方法上的思路。而我却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孔子这句话背后的无奈。孔子无奈的是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周游列国,离开鲁国的他带着学生们从卫国到曹国,从曹国到郑国,从郑国到宋国,从宋国到了陈国,一路颠沛。
据《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公元前496年也就是陈国的(陈湣公六年)孔子及弟子一行到了陈国,住在司城贞子府上。时逢楚国与晋国、吴国之间都有战争,陈国夹在其中,也陷于战火之中。国君陈湣公虽然很欣赏孔子,但因为战争忙得焦头烂额,也无法很好的顾及到孔子。
尽管这样,陈湣公还是让孔子参与朝政,领取俸禄,于是孔子在陈一住三年。陈湣公一直待孔子为上宾,孔子的见解学识令陈湣公非常佩服,有机会的时候会召孔子进宫,或驾临司城贞子府拜访孔子,问政、问礼、切磋学问。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很不错的了,可是小小的陈国当时处在吴、楚两大强国的夹缝中生活,常受两国欺凌,孔子难展宏图。
身陷战争的陈国并不能够让孔子看到实施仁道的希望,他的弟子也无从作为,而这个时候陈国的司寇,看着在陈国不停讲学的孔子,心里感到了危机,他向湣公进谏道:“陈国是个小国,总要投靠别的势力大的国家才能生存。公侯现在想让孔丘长期留在陈国,如若得罪了楚国,怕是要大祸降临。孔丘,居鲁,鲁君出奔;在齐,国君客死;至卫,卫国蒯聩为乱。愿公侯三思啊?”
湣公听了司寇的进谏后,不禁心里一惊,惊问:“那该如何办呢?”
司寇胸有成竹地回答:“公侯放心,那就交臣下去处理吧。”
司寇率兵士来到了孔丘的住处,笑着说道:“孔丘夫子留在陈国,大才不能见用,所以公侯联络了楚国。楚昭王愿意请孔丘夫子过去讲学授课,今天特来送行。”
没有任何的商量,司寇就这样下了逐客令。
本来在陈国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现在又受到这样的待遇,孔子不禁难过,本来陈国就不强大,还有司寇如此心胸狭窄之人。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孔子才说出了这句:“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了解完这句话的来龙去脉之后,回头再看这句话。整句话的重点其实不是在后面,而是在前面重点重复的“归与!归与!”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像我们自己在面对一个不得不放手,不得不做出一些行动的尴尬场面时做出的应对反应。
例如:
算了!算了!由他去吧!人各有志,不能勉强!
走了!走了!你这么忙,我回去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不打扰了。
看看,这些话的重点都是在前面,后面的话只是为了给前面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解释。至于这个理由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说得通,让别人觉得合情合理,自己也不至于太难堪就可以了。
由此不难推断出,孔子当时的失望和落寞。
已经有很多人从这一章后面的话中解读出了,孔子要如何打磨自己的学生,帮助他们成才。我不否认他们对于孔子教学的认真和对学生们的负责。但是,我更同情的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四处奔走,在颠沛流离中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却一次又一次失望,我能想象他内心的荒凉,也能想象得出他在说出这句“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时,心情的复杂。
之乎者也中未必都是道理,也隐约的藏着夫子内心的情感,只是世人都觉得他太优秀,太强大,却忽略了,多强大的人都会有脆弱的一面,哪怕他并不喜忧形于色的都表露出来,但他毕竟也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那些所谓的强者,只是因为他只想让你看见他强大的一面,只是你触碰不到他内心的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