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函数,递归,循环

转载自http://wanwu.tech/2017/03/08/function-recursive-and-loop/
本文中有大量数学公式,简书中不太方便展示,如有需要请阅读原文。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具备了编程的最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建立自己需要的常量或者变量,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做简单的任务,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做事的手段,也可以重复做一件事情。为了进一步抽象你的代码,我们引入函数的感念。

函数是整个程序的灵魂,它定义了一段有某种功能的代码。编程语言中的函数类似数学中的公式。一方面,函数可以优化你的代码,另一方面,函数也可以提高你的程序的可读性。

这一章,将初步学习函数的知识,然后通过函数,理解递归,并进一步理解递归和循环的关系。

函数基础

假设你经常要打印自己的名字,那么你可以把这段代码抽象为一个函数:

func printMyName() {
    print("我叫小明")
}

上面是函数定义的一段代码。语法如下:

func 函数名() {
    代码
}

如果想使用这个函数,可以这样:

printMyName()

自己试试什么效果。

那么,你觉得我们一直在用的print是什么?对了,也是一个函数。

参数

到现在为止,函数只是静止的一段功能块,比如上一章计算1到100的和,我们可以包装为一个函数:

func sum() {
    var number = 2
    let maxNum = 100
    var s = 1
    
    while number <= maxNum {
        s += number
        number += 1
    }
    
    print(s)
}

但是你想让他真的和数学公式一样工作,还需要能够自定义一些参数传给它,还能返回一个结果,比如求从1到m的和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 sum=\sum _{n=1}^{m}n $$

数学公式,简书中不太方便展示,如有需要请阅读原文

我们要自己代入m的值,还能得到这个运算返回的结果。那么如果我今天想要算1到1000呢?直接把m设为1000即可,其他完全不需要变化。这个在编程语言中,就是一个参数化的问题。

参数化

我们可以这样参数化我们求和程序,并提供一个返回值

func sumFrom1(to maxNum: Int) -> Int {
    var number = 2
    var s = 1
    
    while number <= maxNum {
        s += number
        number += 1
    }
    
    return s
}

let sum1 = sumFrom1(to: 100)
let sum2 = sumFrom1(to: 10)
let sum3 = sumFrom1(to: 1000)

我们试着读出func sumFrom1(to maxNum: Int) -> Int:求和函数接受一个类型为Int的参数maxNum,返回一个Int类型的返回值。因为编写Swift的人是美国人,所以如果你用英语读的话,可能会豁然开朗:This function caculates the sum from 1 to maxNum and returns a value。

语法可以写作:

func 函数(实参标签 参数名: 参数类型) -> 返回值类型 {
    代码,其中可使用参数名
    
    return 返回值
}

函数(实参标签: 参数)

可以看出,为了表达一个参数,我们提供了三个信息:实参标签参数名参数类型。在函数内,我们通过使用参数名来指代这个参数,即形参。在调用函数的时候,我们通过实参标签来传递实参形参。返回值使用return关键字返回给外部以便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求和函数的函数名不是sumFrom1,而是sumFrom1(to:),也就是说,函数名是函数(实参标签:)

可读性与简单性

通过为一个参数使用三个信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函数的可读性。但是,有的时候,这样写并没有对可读性有大幅提升,却使函数名称过长,不易交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wift允许我们省略书写实参标签,比如写为这样:

func sumFrom1(to: Int) -> Int {
    var number = 2
    var s = 1
    
    while number <= to {
        s += number
        number += 1
    }
    
    return s
}

let sum1 = sumFrom1(to: 100)
let sum2 = sumFrom1(to: 10)
let sum3 = sumFrom1(to: 1000)

这个情况下,实参标签等于参数名,同时注意函数内代码的变化。


在个别情况下,我们甚至觉得在外部调用函数的时候不需要实参标签,我们可以在实参标签位置使用下划线_

func sumFrom1(_ to: Int) -> Int {
    var number = 2
    var s = 1
    
    while number <= to {
        s += number
        number += 1
    }
    
    return s
}

let sum1 = sumFrom1(100)
let sum2 = sumFrom1(10)
let sum3 = sumFrom1(1000)


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函数的情况中,不使用实参标签已经影响到了程序的可读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函数中,这样修改不太好。

但是下面的加一功能的程序,不使用实参标签完全不会影响可读性:

func addOneTo(_ num: Int) -> Int{
    return num + 1
}

let result = addOneTo(3)

所以,到底怎么用,主要还是在简单性和可读性之间取一个最优值得问题。

上面例子中,返回值的位置我直接使用了一个计算表达式

参数列表

我们还可以向函数中提供更多参数,那么参数就变成了参数列表,比如计算两个数之和:

func add(_ a: Int, _ b: Int) -> Int {
    return a + b
}

let sumOfTwo = add(3, 4)

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实参标签,并没有影响可读性,如果添加实参标签,就变成了:

func add(num1 a: Int, num2 b: Int) -> Int {
    return a + b
}

let sumOfTwo = add(num1: 3, num2: 4)

添加实参标签后,并没有提高可读性,却使函数更长,没有太大必要,所以我认为这里不需要添加实参标签

在Swift 2中,实参标签曾经称为外部名参数名曾经称为内部名

参数默认为常量

Swift中,形参默认为常量,不可更改:

func addOneTo(_ num: Int) -> Int{
    num = num + 1 // 报错
    return num
}

上面代码错误,证明了形参的确是常量。下面是这段代码的报错信息:

error: cannot assign to value: 'num' is a 'let' constant

深入理解循环

我们已经了解了基本的函数知识,下面我们通过这些知识,理解更多关于循环的问题。

设想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不知道加法如何运算,也就是说我们都不知道a + b等于多少。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如何数数(1,2,3,4,5...),也就是知道a + 1等于多少,也知道a - 1。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知道如果数到a,后面那个数字就是a + 1,前面那个数字就是a - 1

基本问题描述

现在我们想要做一个加法运算。

我们把想要做的写为一个函数:

func add(_ a: Int, _ b: Int) -> Int {
    return a + b
}

但是在我们设想的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如何计算a + b。怎么办?

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把我们所知道的a + 1写成一个递增函数:

func increase(_ num: Int) -> Int {
    return num + 1
}

我们把我们所知道的a - 1写成一个递减函数:

func decrease(_ num: Int) -> Int {
    return num - 1
}

用已知解释未知

那么现在,我们想一下怎么用递增和递减函数写出加法函数。

我们这样来看这个问题:

a + b = ((a - 1) + b) + 1
      = ((((a - 1) - 1) + b) + 1) + 1
      = ((((((a - 1) - 1) - 1) + b) + 1) + 1) + 1
      = (...(((b + 1) + 1) + 1) + ... + 1) + 1
      ...

我们将a减1(递减)的同时,整体加1(递增)。一直递减a,同时一直整体递增,直到a变为0。然后,变成了一个b递增的过程。b递增完成后,就可以得到结果了。这样,我们就将一个加法问题,变成了一个递增和递减的问题。

比如4 + 3可以写为:

4 + 3 = (3 + 3) + 1
      = ((2 + 3) + 1) + 1
      = (((1 + 3) + 1) + 1) + 1
      = ((4 + 1) + 1) + 1
      = (5 + 1) + 1
      = 6 + 1
      = 7

这样,如果用Swift写出来,就变成了:

func add1(_ a: Int, _ b: Int) -> Int {
    var num1 = a
    let num2 = b
    
    if num1 == 0 {
        return num2
    } else {
        num1 = decrease(num1)
        let s = add2(num1, num2)
        let result = increase(s)
        return result
    }
}

上面代码中,我们的add()函数中调用了自己(add()),这个过程叫做递归。这里,暂时不对递归做深入分析,但是有一点要知道,递归比较费系统资源。


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看这个问题:

a + b = (a + 1) + (b - 1)
      = ((a + 1) + 1) + ((b - 1) - 1)
      = (((a + 1) + 1) + 1) + (((b - 1) - 1) - 1)
      ...

当加号右边b递减的部分为0的时候,那么加号左边的部分就成为了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吗?这样,我们就将一个加法问题,变成了一个递增和递减的问题。

比如4 + 3可以写为:

4 + 3 = 5 + 2
      = 6 + 1
      = 7

这样,如果用Swift写出来,就变成了:

func add2(_ a: Int, _ b: Int) -> Int {
    var num1 = a
    var num2 = b
    
    if num2 == 0 {
        return num1
    } else {
        num1 = increase(num1)
        num2 = decrease(num2)
        
        let result = add(num1, num2)
        return result
    }

}

分析两种方法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上面两种递归方法,前一种我们记为add1,后一种add2

首先分析add14 + 3为例:

        4 + 3   // add1(4, 3),num1不为0,调用add1(3, 3)
      = (3 + 3) + 1     // add1(3, 3),num1不为0,调用add1(2, 3)
      = ((2 + 3) + 1) + 1   // add1(2, 3),num1不为0,调用add1(1, 3)
      = (((1 + 3) + 1) + 1) + 1     // add1(1, 3),num1不为0,调用add1(0, 3)
      = ((((0 + 3) + 1) + 1) + 1) + 1       // add1(0, 3),num1为0,返回num2 = 3
      = ((4 + 1) + 1) + 1   // 回到add1(1, 3),返回3 + 1 = 4
      = (5 + 1) + 1     // 回到add1(2, 3),返回4 + 1 = 5
      = 6 + 1       // 回到add1(3, 3),返回5 + 1 = 6
      = 7       // 回到add1(4, 3),返回6 + 1 = 7

根据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里是一层层深入,再一层层返回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横向考虑为空间,纵向认为是时间,那么可见时间上需要7步,空间上先增大后减小。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延迟链,这里就是延迟递增操作。这个过程需要程序跟踪我们将要执行的操作,即存储一部分信息。以上操作中,我们延迟递增操作,不返回任何值,一直到num1变为0才开始返回。因此,需要存储的信息总量随着a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如下图所示:

      |   4 + 3 
      | = (3 + 3) + 1       
      | = ((2 + 3) + 1) + 1 
      | = (((1 + 3) + 1) + 1) + 1       
      | = ((((0 + 3) + 1) + 1) + 1) + 1     
      | = ((4 + 1) + 1) + 1 
      | = (5 + 1) + 1       
      | = 6 + 1     
      | = 7     
      |--------------------------------------> 空间
      ↓
    时间


然后分析add2,4 + 3为例:

        4 + 3   // add2(4, 3),num2不为0,返回add2(5, 2)
      = 5 + 2   // add2(5, 2),num2不为0,返回add2(6, 1)
      = 6 + 1   // add2(6, 1),num2不为0,返回add2(7, 0)
      = 7 + 0   // add2(7, 0),num2为0,返回num1
      = 7

同样把横向考虑为空间,纵向认为是时间,那么可见时间上需要3步,空间上没有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踪当前num2的值,最后返回num1的值。可以把num2看做一个指示器,num1看做一个寄存器。整个系统变化中,指示器以一定的规律变化,结果存储在寄存器中,可以根据指示器的信息判断出系统的状态。一旦指示器符合某种条件,那么系统停止运行,并返回寄存器的值,即为所需结果。

  |   4 + 3 
  | = 5 + 2
  | = 6 + 1
  | = 7 + 0
  | = 7
  |------------> 空间
  ↓
 时间

从上面的“时间-空间”图可以猜测出,后面一种方法占用的资源较小(时间✖️空间值较小),从而应该是更理想的一种实现方式。


add1add2的区别可以理解为,我们能否由程序的参数确定系统的状态。
add1情况中,我们不能由输入的参数完全确定系统状态和运行位置,还需要一些隐藏的附加信息才可以。这些附加信息隐藏在我们刚才所说的延迟链中,延迟链越长,附加信息越多。这个过程叫做递归过程,实现的方法是递归方法
add2情况中,我们可以由输入的参数完全确定系统状态和运行位置(我们输入参数包括指示器和寄存器)。如果我们在某一步停止运算,然后又想继续运行,所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几个参数传给add2。这个过程叫做迭代过程,但是使用的是递归方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虽然两种方法都是递归方法,但是一个是递归过程,一个是迭代过程。大多数编程语言(C,C++,Java等)都不支持对采用递归方法迭代过程的优化,一概都认为是递归,从而性能比较差。Swift稍微好点,但是也没有做到很好,所以呢,我们不能靠写出迭代过程递归方法提高性能。

递归变为循环

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循环来改写迭代过程递归方法,改写add2如下:

func add3(_ a: Int, _ b:Int) -> Int {
    var num1 = a
    var num2 = b
    
    while num2 != 0 {
        num1 = increase(num1)
        num2 = decrease(num2)
    }
    
    return num1

}

回想add2,我们说过“可以把num2看做一个指示器,num1看做一个寄存器”,那么这里,我们就跟踪num2,最终返回num1即可。当num2不为0的时候,就进入循环体进行num1的递增和num2的递减。一旦num2为0,退出循环,返回num1。 注意到我们add2递归放在了方法末尾,所以这种形式的递归过程叫做尾递归(Tail Recursion)。在Swift中,尾递归可以通过改写为循环来提高性能。

这样,使用循环,就可以将性能提高。

求和

再以求和运算为例,看看递归和循环。

观察下面公式:

$$ sum=\sum {n=k{0}}^{k_{m}}n $$

可以写为:

$$ \begin{align} & sum=k_{0}+\sum {n=k{1}}^{k_{m}}n\ &
=k_{0} + (k_{1} + \sum {n=k{2}}^{k_{m}}n) \ &
=k_{0} + (k_{1} + (k_{2} + \sum {n=k{3}}^{k_{m}}n)) \ &
=\ldots \ &
=k_{0} + (k_{1} + (k_{2} + \ldots + (k_{m-1} + \sum {n=k{m}}^{k_{m}}n))) \&
=k_{0} + (k_{1} + (k_{2} + \ldots + (k_{m-1} + k_{m}))) \&
\end{align
}
$$

数学公式,简书中不太方便展示,如有需要请阅读原文

这样一步步下来,我们可以看出,\(k_{0}\) 到\(k_{m}\)的和变成了从后到前先计算\(s_{1}=(k_{m-1} + k_{m})\),再计算\(s_{2}=(k_{m-2} + s_{1})\),一步一步向前计算,直到计算\(sum=s_{m}=(k_{0} + s_{m-1})\)

以上过程写成Swift代码如下:

func sum1From(_ from: Int, to: Int) -> Int {
    if from > to {
        return 0
    } else {
        return from + sumFrom(from + 1, to: to)
    }
}

let total = sumFrom(1, to: 100)

根据前面的讨论,这是一个递归过程递归方法。下面我们将它改变为迭代过程递归方法

怎么样做呢?我们首先需要一个指示器,一个寄存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from > to作为指示器,然后引入一个专门的参数作为寄存器。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计算:如果from > to不成立,那就将from递增,然后将from的原值加到寄存器。一旦from > to成立,那就返回寄存器的值。Swift代码如下:

func sum2From(_ from: Int, to: Int) -> Int {
    func iterateFrom(_ from: Int, result: Int) -> Int {
        if from > to {
            return result
        } else {
            return iterateFrom(from + 1, result: result + from)
        }
    }
    
    return iterateFrom(from, result: 0)
}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函数sum2From(_:to:)内又定义了一个函数iterateFrom(_:result:),这在Swift中完全正确。然后我们返回iterateFrom(_:result:)的计算结果。

我们如果将这段代码转为循环呢:

func sum3From(_ from: Int, to: Int) -> Int {
    var result = 0
    var start = from
    while start <= to {
        result += start
        start += 1
    }
    
    return result
}

这里,指示器还是from > to,寄存器是函数内定义的变量result

上面的这些递归和循环的讨论,有没有一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感觉呢?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未来,我们会遇到很多递归很好解决,但是不容易想出如何使用迭代,也就是循环的情况。如果你掌握了这里的技巧,那么计算效率将会有显著提高。

求解平方根

上面的例子我们是不是有一种感觉,Swift的函数就是数学里的方程?但是考虑下面这种情况:

$$ y=\sqrt {x},& 其中y /geq 0 而且y^{2}=x $$

怎么写为Swift函数?

上面的数学方程定义了什么是平方根,但是并没有任何如何求解的信息。但是如果要写一个Swift函数,必须要有怎么求解的信息。Swift函数和数学方程的区别在于前者描述做事的方法,后者描述这件事的性质。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可以使用一种简化的牛顿法求解。这种方法首先需要一个初始猜测值,然后连续采取特定的操作改进这个初始值,直到满意为止。

如何把这种思路用在求平方根呢?我们可以将平方根的问题转变为:

$$ y^{2}=x $$

$$ y=\dfrac {x} {y} $$

可以想象,如果设置一个初始猜测值\(y_{0}\),然后取\(y_{0}\)与\(\dfrac {x} {y_{0}\)的平均值,然后将此平均值作为新的猜测值代入函数,继续取平均值。连续采取此步骤,直到满意。

func loopSqrtOf(_ num: Float, guess: Float) -> Float {
    func isCloseEnough(_ num1: Float, _ num2: Float) -> Bool {
        if abs(num1 - num2) < 0.001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var myGuess = guess
    
    while !isCloseEnough(myGuess, num / myGuess) {
        myGuess = (myGuess + num / myGuess) / 2
    }
    
    return myGuess
}

loopSqrtOf(3, guess: 1)

由于以上代码已经是尾递归,我们很方便就可以将它转变为循环代码:

func sqrtOf(_ num: Float, guess: Float) -> Float {
    func isCloseEnough(_ num1: Float, _ num2: Float) -> Bool {
        if abs(num1 - num2) < 0.001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if isCloseEnough(guess, num / guess) {
        return guess
    } else {
        return sqrtOf(num, guess: (guess + num / guess) / 2)
    }
}

sqrtOf(3, guess: 1)

总结

  1. 函数的基本知识
  2. 递归,迭代,循环

下一步

更多控制流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