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推荐书单这回事,所谓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所以我还从未推荐过书单,因为在读书这件小事上,每个人的口味差距巨大。虽然看到简书上很多作者在用心的推荐书单,而且阅读量、点赞还很高,我却依然坚持只用书评推荐好书,爱着自爱,轻者自远。
但是,读完李笑来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之后,那种震撼、收获的感觉实在忍不住要分享出来,这篇文章算做我的第一本书单——一篇只推荐一本书的书单。
02
关于这本书为什么叫做《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李笑来是这样说的
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重生的意思是说,新的一辈子开始了,上一辈子结束了。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尤其对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 ——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按照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的类比,重生其实就是完成了一次操作系统的大更新,人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会对自己和世界有更深的理解。而相对于李笑来的七年一重生,我们有些人的操作系统可能只在七年里打几个小补丁而已,复利效应会导致差距越拉越大。
03
我们时常质疑和不平为什么被别人拉开的越来越多,却从未明白自己自己为什么赶不上别人!
其实,被甩开的原因很简单:系统升级慢+复利效应。
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体系,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处理机制(思维模式)。
无论你初始的操作系统是什么,xp或者win7或者MacOS,有一点确是一样的: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都或多或少有它自己的局限,就算它有优势,也不能彻底消灭 bug。只有不断更新系统&硬件,才能不断消灭旧bug,不断减少bug的数量。
但是,最关键的、也比较搞笑的居然是:
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从不更新!
差距被拉开的第一步,就是正常的系统更新的速度,至少确保自己在更新中,而不是始终在运行一个连升级机制都没有的原始系统。
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复利效应,这个被爱因斯坦成为世上第八大奇迹,却被我们一直忽略的神奇效应。
复利就是我们知道的挨千刀的“利滚利”。一笔存款,若是可以获取复利,那么它的增长最终大抵是这样的:
但是,很多人从未想到过,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没有继承资产,不是富二代,那么就持续积累知识罢,我们运气真的很好,恰恰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的时代。
04
为什么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生活依然过的不好?也从未向目标前行一步?
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尤其对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想到了,学到了,就去做。做到了,才算践行,做不到,学到了也没用。以前我也是觉得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也没那么厉害,道理谁都知道啊,直到最近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再加上王阳明牛逼的事迹,才更加佩服他,他不仅仅是“致良知”,更重要的是“事上练”,而在他之前的圣人特别是朱熹理学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路:读圣贤书,格物参道理,这个道理参透了怎么办,再去“格”下个道理,天下大道小道千千万,穷其一生都干这个事情去了,绝大部分书生是荒废一生,从未实践那些辛苦参的大道。那这些参悟、这些年华、这些道理,又有何意义?
读完本书,第一个强烈冲击我的概念是操作系统升级,第二个就是关于读书速度的关键在于:理解速度。不苛求读书多少,只在意自己的理解速度能否跟上,如果读起来一点都不能消化理解,不如节约时间,一点也不要翻开。所以接下来我依然会抓紧时间看书,但是,要把全部的中心放在认真读书和提高加快理解能力上,直到我的理解速度能够跟上甚至超过读书速度再去尝试学习时间更快的阅读技巧。
05
这篇文章很标题党,但是如果你能看到这里并能够得到些不一样的东西,也许就能理解我这种疯疯癫癫、欣喜若狂想要分享的心情。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来习得方法论的人,才能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进而了解自己、理解外界,最终通过复利的力量便可以撬动命运的杠杆。
笑来老师说: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读过、学过的东西没用过,还不如虚无,因为时间和精力已经消耗了。只希望有所触动的人都去超级认真的读一读这本书,并根据这些方法论重新思考、不断实践,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PS:这本书是李笑来老师的众创书籍,只有不断更新的完全免费的电子版,想看或者下载电子书请戳:《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