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d.zaih.com/speech/8035720976474157?utm_source=app_timelin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今日收获】很多时候看完一篇文章觉得好,随手就转了,也不评论,顶多摘点关键字;又有时候,对于一些鸡汤文、育儿经缺少辨识度,人云亦云。问题在哪儿?我缺少加工碎片化信息的能力!而赵帮主的三步法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排除休闲式阅读,如果你想通过手机阅读学习一些知识,那么第一步请问问自己:这篇文章所述对你来说重要吗?不重要,不读!走出学校后,我们不再需要绕着知识转,而是要让知识围着我们转,为我们服务:所谓自我导向!
如果这篇文章重要,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处理,而不是将自己变成移动硬盘,只存储,不吸收!其中赵帮主对干货的比喻真的是很有趣,他说类似逻辑思维等讲书的公众号,都直接将一本书经过类似咸鱼干的加工,鲜鱼的水分、营养、味道都已不再,看似提炼了精华,但往往脱离了上下文,无法直接适用于个体情况。而我们拿到一篇文章要做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反过程,还原鲜鱼原有的滋味!如何添加上下文呢?赵帮主传授第一步:分析文章信息,追问前因后果。也即是说要剖析这篇文章的立意、作者观点的前提假设如何成立、依据此观点行事会有什么获益,影响几何。接着,第二步整理信息,追问适用边界。好比一天八杯水并不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那么这篇文章的适用边界是什么?使结果成立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有没有其它类似或者相反观点?运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对比类似主题文章,发现矛盾。最后,记得要输出,知识技能只有经过运用输出才能转化成内功,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好比我听了这节课,输出的第一步就是用自己的话再来讲一遍赵帮主的阅读三步法[呲牙] 下一步,当然是得找篇文章小试牛刀啦[菜刀] 推荐大家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