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本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1935年,美国社会学米德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中,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角色扮演理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
刚上大学的时候生怕自己生活过的单调,疯一般去参加许多社团面试,这好像成为了刚入大学的高三学子们第一个分水岭,第一个起跑线,无数次被一句话提醒:“大学学习已经不是中心,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才是王道。”每个人都在明里暗里做一些比较,朋友圈一度被社团面试通过短信,工作证和大量聚餐刷屏。问一个加了七八个社团的男生,你觉得累吗?他说:“挺有意思的多试试呗。”
瞧,是不是一个励志上进的角色摆在了你的面前,现在不缺梦想励志的人,一抓一大把还怕漏掉谁,在社交圈内几乎很难看见不努力的人。《逆光飞翔》里有一句话:“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的人生就会整个都不一样。”每个人在热潮中紧握着机会的稻草,遮掩自己的焦虑害怕与欲望,害怕后面的人生会不一样。
一个男生对我说:“现在太幸福了,话剧、主持、播音我都进了,学长学姐还很照顾我。”然而他连最简单的office操作都不会,因为他从不上课,理由是他认为这个东西很low,看书自己就会做,但实际情况是他并没有能力去完成。
人最尴尬的境地就是你以为你是A的层次但你始终是B还挤不进去A,那么最失败的角色扮演就是作为B的你同时还在嘲笑不屑与你同一层次的B。
想起电影《再次出发》里面的情节:男配和女主是一对做音乐的情侣,后来两人分手,男配拿了格莱美奖对着镜头说我的梦想,女主一脸惊诧对旁边的朋友说:“梦想?我从来都不知道我们之前有过什么梦想。”
小A会在社团面试自我介绍时说出一系列头衔所获荣誉。
小B会在社团活动时在负责人面前积极表现,不拿出一种女王气势不罢休。
小C熬夜通宵完成所有任务破晓前发一张照片说:“终于完成,又学到好多。”
我突然想到王小波的那段著名的话:“那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爱,还想在这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这年我18岁逃离这所明星都鲜来开演唱会的城市,带着对未知道路的欣喜以及相信自己可以游刃有余披荆斩棘的自信来接受我的黄金年代。三天,穿越两座城市,郑州和太原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幸的是曾以为郑州是一座带有民谣气质的城市,却有被绿源飞鸽电动车和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摧枯拉朽毁掉,车水马龙有时候是一个贬义词。
冬天没有暖气的南方,天朦朦亮的签到以及路上遇到画着精致妆容提着包上课的熟人和自己打招呼,这时的自己蓬头垢面只能用口罩和充满雾气的眼镜来遮挡住三分之二的脸。
我恐惧于我的角色舞台是否适合我,道具准备是否万无一失,妆容是否整洁以及写着我黄金年代的横幅是否熨帖得当,像几个月前寄到我手中的录取通知书一样。
不过管它呢,每早的一碗热干面是支撑自己的强大动力,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小人物,和众多平凡的人一样。
现在自己做不到涉远路,趋风尘,每篇文字语言难以字字击心,更像流水账一般,想到一个引用还要把资料翻个底朝天,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我继续装逼下去的决心,当去揣摩他人文字名词前修饰的形容词时我会狡黠的说:
“这小词用的好,get到,它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