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明学述要》中,王学大纲整章共22页,钱先生用了8页来论述“事上磨炼”,可见他认为在心学体系中,这是何等重要的一部分。
钱先生说:“故说‘心无内外’,只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这是王学折衷朱、陆,打通心物内外两端的精神所在,这里才见得是阳明精一之训。阳明平素教人,只指出天理、人欲的分别,不主张有内心、外物的分别,这是王学的高明处。”
同时钱先生指出:“据此可见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
最后钱先生总结说:“阳明那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中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窥见王学的一斑。尤其是在他重‘行’这一点上,不仅能显示出他的为学精神,其学说的全部组织,也集中在这一面。所以阳明说:‘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若是豪放一点,其实就这“事上磨炼”四字,便已是一整篇文章了,所以接下来的文字,我随性写,书友们随性看。
关于“事上磨练”,有段对话最能阐述其意,大意如此: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陆澄同学的这种感觉,不知书友们以为如何,就我本人,心有戚戚焉。无事时自可云淡风轻,一遇考验却很容易惊慌失措。幸得阳明告诉我们: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缺少事上磨练。
关于良知学说,阳明先生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认为,他对于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要想使身心契合于“道”,勇于接受各种患难的磨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面对困难,只有不再想到逃避,而是敞开心胸,去深入体验所谓的痛苦,一点一滴地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意志,才能使整个身心素质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因为痛苦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很有力量的情绪。只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这就是事上磨练的意义之所在。
经过世事磨练,事上磨,心上觉,去除私欲,警察克己,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这样就能修得“任它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强大内心。
这也正是阳明先生所说的:“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关于事上磨练,阳明先生指出了几个特别要关注的重点。
[ 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 减少得失之心 ]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 莫让物欲蒙蔽心灵 ]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 心正就是少发怒 ]
“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 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 ]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 心中有敬,自能坦然淡定 ]
“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
王阳明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的书,其中讲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学习书法的例子,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后来他与学生及朋友们讨论格物致知的学问时,经常举这个例子为证。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但令人惊奇的是,王阳明在面临危机、困境甚至绝境的关键时刻,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这正是因为他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坦然淡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内心宁静而充满自信,就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里洞察到事物运行的规律,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