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学习还是修行,一定要记住,以法为师,依法不依人。因为,依人是个人崇拜,是迷信,是不明智的做法。我跟身边的弟子也讲,切忌关注我本人而忽略我的一言一行,如若有一天,我的言行偏离正法,不合道,不能利益他人时,一定要果断决绝,弃我而去。
譬如,大家愿意听我讲课,一定是认为我讲的内容有些许道理,有一丝益处,能解决部分困惑,减少一些执着。而绝非因为我本人有多大的名气、多深的魅力。所以,关注点不能错。
大多数人都迷信权威,搞个人崇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便将他的一切言行奉为准则。反之,看到他人身上的一处污点,便将对方全盘否定。如此,以点概面,依人不依法,实不可取。《论语》讲,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便是此理。
读历史,学管仲的容人之量,学岳飞的精忠报国;读三国,学关羽的义薄云天,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对我们当下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我们需要吸收、采纳,化为己用,至于他们身上一些不可取的行为,我们无须关注,更不必执着。譬如,很多人知道孔融让梨,却不知其不孝父母,可即便如此,也不影响我们学习他谦让的精神,因为我们依的是谦让之法,而此法才是我们的老师。
厨艺好的人,我们向他学习如何做饭,而不必在乎其人品好不好;舞艺高的老师,我们向他学习动作技巧,而不必在乎他脾气是否暴躁。
《论语》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身上有一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时,我们便可以此为参照来修正自己。反之,过多关注对方的劣势,不仅会让自己痛苦,而且会阻碍成长,难以真正学到东西。
《道德经》讲,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擅长一项技能,拥有某种优点的人,是不具备此项条件之人的老师;反之,后者又是前者的反面教材,是借鉴。譬如,我们讨厌背后说人是非,论人长短,看到类似的行为,便可告诫自己,不要成为这一类人,如此思维时,人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武侠小说里的高手,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并非师承一脉,学从一人,而是集各家绝学于一身。郭靖除了跟江南七怪学功夫以外,还跟着周伯通学会了九阴真经,跟着洪七公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如果不是博采众长,如何能成就一身绝世武功?
大家总问我的老师是谁,我没有拜过师,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终身指点自己的老师,但其实,我又有很多老师,孔子、老子、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思想、学说、精神,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以法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