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得很;最近,很忙的。许久不再敲文字,今日,总算有点空,敲点文字,记录教育教学生活。
今天“午读时光”,和孩子们共读《小学生萧红读本》。纪实,感想,融在一起,分不清理不明,当然,有时也没有必要“分清理明”,只需要随着键盘和心情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
便是了,便成了。
共读纪实(1):一个“了”字
时间: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午读时光
地点:四年级六班教室
项目:共读《小学生萧红读本》两个章节
共读纪实:一个“了”字,一处标点,一段情感。
乌鸦一飞过,这一天才真正地过去了。因为大昂星升起来了,大昂星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蝙蝠也飞起来了。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人睡了,猪、马、牛、羊也都睡了,燕子和蝴蝶也都不飞了。就连房根底下的牵牛花,也一朵没有开的。含苞的含苞,卷缩的卷缩。含苞的准备着欢迎那早晨又要来的太阳,那卷缩的,因为它已经在昨天欢迎过了,它要落去了。
选自 萧红读本 《呼兰河的四季生活》前半部分
师:今天共读的书籍的是《小学生萧红读本》其中的两章。看,第一章《呼兰河的四季生活》。自由的读一读。注意,不是默读,这样的文字需要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朗读完毕,看“读与思”,请一位同学读读看,编者给我们设计了怎样的问题?
一生读。
师:提取信息,几个问题?分别是哪些?
生:4个问题。问题分别是前五个自然顿,有几个“了”字?去掉,感觉一样吗?“了”在全篇出现了几次?对写呼兰河的四季生活,起着怎样的作用?
师:问题明确了,一一来解决。
师:标出前五个自然段的段序,你看看有几个“了”字?用圆圈圈出。
生标出,思考“了”字。
生齐说:“11个”。
师:一篇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出现了11个“了”,少见吗?以前见过这样的吗?
生:见过,我而且写过。
其他生纷纷摇头,表示没有见过。
师:问题很清楚,把这些“了”字去掉,感觉一样吗?现在,请大家带着“了”和不带着“了”,仔细读一读。你有何种发现吗?(生自由读)
师:停,一样吗?
生齐说:不一样.
师:在哪不一样?先说给自己听,后说给同学听。
生自由思考,自由交谈。
师:思考交流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个“了”字有一种强调的感觉。
师:具体说说。
生:比如说“蝙蝠飞起来了”读成“蝙蝠飞起来,”(到了这里,学生支支吾吾,表达不清楚怎么是强调,强调什么。)
师:说不太清楚,没关系。但是,他说到了一个点,“了”起强调的作用。不错的思考。
师: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没有这个“了”,感觉特别别扭,语言不通顺。
师:举个例子。
生:去掉了,这么读,“人睡,猪马睡,牛羊也都睡”,感觉后面缺了一个字,如果后面没有“了”字的话,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读上“了”。
师:大家明白她的意思吗?(生点头)
师:继续。加上了和不加上了,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师:具体说说。
生:“大昂星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加上了,感觉“以前不是这样”,去掉了,感觉“一直这个样子”。
(生加“了”和不加“了”对比读,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别。
师:你明白他说的吗?生摇头,表示不解。
师:有补充吗?让我们更明白。
生:加上“了”,以前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不加“了”,一直就是这样。
师:补充的挺及时,说的也挺清楚。
师:咱们继续。
生:加“了”,读起来舒服一些。
该生尝试读。
师:读得挺带劲。继续说想法。
生:萧红,写的每一句话的前面都是“代表性的词语”,如果去掉了,读起来,不太通顺。
师:试着读一句,来证实你的看法。(生读句子)
师:“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生:去掉这个“了”,回去都回去了。
师:你的观点特别像绕口令,心里明白,话说不明白,没关系,再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师:找一到两个例子,加上“了“和不加“了”,读读,感受感受,和自己的同桌说说,看看能说明白吗?
思考,同桌交流,热烈有序。
生:去掉这个“了”,好像在命令他们似的。“现在都回去”,好像在命令他们。
师:你说的,我明白了。是不是这个意思,“走”,“走了”,感受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师:加了“了”,感觉好亲切;少了“了”,没了亲切,只留下命令,生硬,刻板。
师:“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重在强调了结果,此地已经无人;“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重在说“还没有走,命令他们赶紧离开”。细微的差别,意思却迥然不同,有点意思吧?(生纷纷点头)
师:继续。
生:去掉了,感觉太死板。
生:加上“了”,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去掉“了”,感觉过得很快很快。
师:大家有同感吗?
生:有。
师: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关于时间的理解,你的发现很有意思,也很重要。“了”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变化的慢,感受到这一点,特别重要。
师:萧红很有意思,前五段用了11个“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这个“了”字,没完,继续第二个问题。
随着月亮上来的星夜,大昴星也不过是月亮的一个马前卒,让它先跑到一步就是了。夜一来蛤蟆就叫,在河沟里叫,在洼地里叫。虫子也叫,在院心草棵子里,在城外的大田上,有的叫在人家的花盆里,有的叫在人家的坟头上。夏夜若无风无雨就这样地过去了,一夜又一夜。很快地夏天就过完了,秋天就来了。秋天和夏天的分别不太大,也不过天凉了,夜里非盖着被子睡觉不可。种田的人白天忙着收割,夜里多做几个割高粱的梦就是了。女人一到了八月也不过就是浆衣裳,拆被子,捶棒棰,捶得街街巷巷早晚地叮叮地乱响。“棒棰”一捶完,做起被子来,就是冬天。冬天下雪了。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大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脚。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选自 萧红读本 《呼兰河的四季生活》后半部分
师:“了”,这个字在这篇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圈出来,它们对写呼兰河的四季生活,起着怎样的作用?(生圈出“了”且思考所起的作用)
师:行,可能不好说,先给自己的同桌说说看。相互启发,说不定有新的思考。
生自由讨论。
师:自由谈谈吧。
生:加上这么多“了”,就表示呼兰河的生活过的很慢,不加这个“了”,就代表生活过得很快。
师:加了这个“了”,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呼兰河的四季生活?
生:加了“了”,感觉呼兰河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生活很平常的,平平常常。
师:没啥大事,就这样,一天,一天,就这样一天天的过。
师:哪句话能让你感受到呼兰河的春夏秋冬没啥大事,就这样春夏秋冬,春夏秋冬的,这样平平常常的过着?
生读句子且解释。
生:通过这句话,我感受到这里的生活特别安宁,没人打扰。
师:一个“了”字,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呼兰河生活的“慢节奏”,还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继续思考,继续交流。再商量商量,再琢磨琢磨。
师:自己说说。
生:我觉得这么些“了”在不断的强调内容。
生:我感到人们在四季的生活很艰苦。
师:怎么讲?
生:第五页,倒数第二行,四季里的生活,因为有了“了”,感觉到生活很艰苦。
师:这是一种不错的说法。还有没不同的观点?
生:这个“了”写出了呼兰河的人们,过得十分安宁,没有什么打打闹闹,甚至是闹别扭。
师:你能通过里面的文字证实一下你的观点吗?
生:第五页里的句子,“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是写出了大自然的事情与百姓没有关系”。
师:点,找的很准,但是,应该怎么说才更好呢?“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
生:打打杀杀的事情,与我们这些平明百姓一点也没有关系。
师:平民百姓只管——
生:养家糊口。
师: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冬天来了,就——
生齐:穿棉衣裳。
师:夏天来了,就——
生齐:穿单衣裳。
师:太阳出来了,就——
生齐:起来。
师:太阳落了,就——
生齐:睡觉似的。
师:一个“了”,很神奇,竟然能把当地的生活状态传神的写出来,平凡、琐碎、平静的呼兰河,就在这一个字里,“了”,小字有大道。
实录自评:
这次共读,师生完全没有任何文本解读的支持,尤其是学生,在没有任何参考和背景资料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思考,可能里面有着曲解,但是,积极地思考,去文本中寻找蛛丝马迹,结合自身的体验,进入文字,建构自己对这一篇章的认知,这样的尝试,我觉得是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整理反思这一段持续20分钟的课堂实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对文章逐步逐阶理解的提升。
比如,开始,孩子们对“了”的感受和理解,定位于“强调”、“语言通顺”、“句意变化”。接着,随着通过自主思考和自由讨论,孩子们把“了”与“时间的快慢”联系到一起,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没有这个发现,就无法与整篇的主题、与作者的表情达意进行有效的勾连。有了这样的发现,随后,孩子们还发现了关键之语”——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所有的这些发现和体悟,极大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了对写呼兰河的四季生活所起的作用”,慢慢的,此时此刻,顺理成章的,孩子们把“了”与“呼兰河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有效的链接。
说实话,共读之前,自己对“了”的解读并不到位。
我也只能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了”,自主思考,自由讨论。这样不经意的决定,却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语言通顺与否”和“句意是否变化”是孩子们最初的感受,也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把握好这个起点,从前五段出发,逐步深入。
这种深入不是老师的“牵强引导”,不是用老师的思考来代替学生的思考,不是老师思考的“跑马场”,而完完全全真真切切是孩子们阅读讨论之后必然会发生的结果,是孩子们思维必然会抵达的地方。
这个过程可能很慢,却足够有价值,“慢”的过程,恰恰是语文阅读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快了,必然囫囵吞枣,必然“老师得盈,学生得亏”。
“挤牙膏”样的难与慢,可正因如此,才有学生这样的发现——
加上这么多“了”,就表示呼兰河的生活过的很慢,不加这个“了”,就代表生活过得很快。
也有这样的理解——
加了“了”,感觉呼兰河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生活很平常的,平平常常。打打杀杀的事情,与我们这些平明百姓一点也没有关系。平民百姓只管养家糊口。
孩子们的理解是否合情合理,不好下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用矛盾先生为《呼兰河传》做的序来印证,他在序中这样写到——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
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孩子们读到这篇序言,恍然大悟,满脸欣喜。“其实,我们的原始解读也不比大作家矛盾差多少吗?!”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的阅读指导该怎么办?
通过这次共读,起码,找到孩子理解的起点,循着孩子的认知规律,相信孩子会有更到位更独特的理解(需要耐心等候)。然后,进行对多文本(群文)进行相互印证或相互冲突,印证或冲突中,构建自己的语文世界。
完了!
当然,没完——
下篇《共读纪实2:一处标点,一段感情》